教育部表揚卓越特教 57教師無私奉獻獲殊榮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113年卓越特殊教育人員」揭曉,今年公開表揚57名獲獎者,感謝他們無私奉獻,在特教現場辛勤付出,扮演身障生的貴人。其中,大專校院組共有南開科大陳吟佩、中原大學葉嘉雯、輔仁大學陳彤昀、長榮大學廖子瑄等4名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獲獎,4人服務年資皆超過10年,其中陳吟佩更長達16年。

教育部今(15)日表示,113年「卓越特殊教育人員」經過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及決審委員會,最後遴選出57名得獎者,包括大專校院組4名、特殊教育學校組7名、高級中等學校組8名、國中、國小及幼兒園組36名,以及與教育行政機關組2名,日前透過頒獎典禮公開表揚。

陳吟佩表示,大專資源教室的服務雖然繁複,學生障別多元且挑戰性高,由於使命感、學生成長成就感、同事間彼此合作、學校支持,讓她願意堅守崗位不動搖。

葉嘉雯工作逾14年,她認為,身障生展現良好正面特質,給她激勵並促使自我反思,學生正面反饋也是他持續服務的動力。保持工作熱情、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與成長、常常調整心態、正確拿捏對學生輔導服務的界限,才能讓輔導服務的品質逐年精進。

陳彤昀認為,資源教室在學校扮演類似橋樑的角色,需要依學生需求連結校內、外不同資源,才能為學生提供更適切支持服務。資源教室的工作具高度挑戰性,但若能保持彈性、不自我設限,並嘗試尋找各種可能性,工作將變得更意義,也能從中發現許多有趣的一面。

廖子瑄認為,團隊間若能經常交流經驗,不僅能突破個人工作瓶頸,找到更適切的支持服務模式,協助身障生學習與生活,進而凝聚共識、彼此激勵與共好。廖子瑄回想當初剛從事資源教室工作遭遇各種挑戰,她建議新進資源教室輔導人員透過團隊或校內外系統性合作解決困難,也要常常回想工作初心,用心耕耘灌溉必有收穫,

臺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教師李進德特教領域奉獻16年,透過融合活動,促進學生互相理解與尊重,更提升自我專業技能,取得造型氣球街頭藝人證和烘焙證照,並將其融入課堂,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驗。

新北清水高中教師張曼暐積極改善校園無障礙空間,規劃身障生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增進特殊生生活經驗與社交人際,透過教學發掘孩子們優勢,並營造普特融合的環境,讓普通教育的師生們接納特殊生、主動關懷與互動。

國立臺南特教學校教師劉中立從事特教超過30年,任教期間曾帶領學生參加美國夏季特奧會,與各國選手的交流,積極推廣特教學生桌球休閒活動;擔任導師期間看見許多家庭的需要,善用社會資源建立家長信任感,搭互相扶持前進的橋樑。

澎湖縣文光國中教師莊秀惠擔任心評老師17年,協助鑑輔會執行特殊需求學生鑑定安置工作、心評報告撰寫示例分享,亦加入特教輔導團,在108課綱開展初期,與縣內的特教夥伴們組成學習社群,設計特需領域的教學活動示例,並且擔任澎湖縣情緒行為問題學生輔導種子教師,到校入班觀察,將特教支持服務帶到澎湖各個偏遠或離島學校。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李伊真對特殊教育抱持創新教學及研究的熱情,長年參與教材教具設計、教師行動研究,也精進個人特教知能,更受聘擔任臺北市鑑定安置諮詢工作,能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專業的教學,她秉持實習輔導教學相長的精神,連續17年擔任教育機構實習輔導教師,對提攜後進教師,注入國內特教新血上可謂不遺餘力。

教育部113年「卓越特殊教育人員」,共有57名得獎者接受公開表揚。(教育部提供)

長榮大學特教人員廖子瑄引導學生創業規劃。(教育部提供)

輔仁大學特教人員陳彤昀,祝福特教博士生畢業,(教育部提供)

南開科大特教人員陳吟佩,接受公開表揚。(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