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預測:未來16學年 國小年均減2.9萬人

一大早,國小學生陸續到校上課,但台灣少子化已成趨勢,持續衝擊各階段的教育現場。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份各教育階段的學生數預測報告顯示,112學年有123.5萬名國小學生,國小1年級學生降到19.6萬人;總數上,預估未來16學年平均年減約2.9萬人,預估118學年將跌破百萬大關。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蔡宜靜表示,「依據教育部2024年6月發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顯示,未來16學年國小學生平均會年減2.9萬人,128學年度會來到最高峰。」

雖然遇到生肖龍年人口出生會有所增加,可是整體人口數來說還是呈現遞減趨勢,教育部直言,少子化對各教育階段都有衝擊,預測報告也顯示,112學年國中生接近55萬人,預估至128學年只剩不到41萬人;高中生112學年為約60萬人,可是到128學年只剩約42萬人。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認為,「都會地區你的班級人數如果說下降,那當然對於整個學校現場的一個精緻化教學,還有每一個學生的個別的照顧的部分,一定會更加加強。」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道,「人少了那你教學化的能力就要改變,這兩件主軸開始放在這當中,然後自然而然的小班、小校的進行,我覺得學生的品質會增加。」

教育團體認為少子化除了是國安危機外,對各教育階段都有衝擊。教育部回應,將支持小型學校以及教師跨年級教學,賦予編班及教學彈性,也會精進教師專業知能、精緻教學品質,並且在強化學習扶助上努力。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近40年稻米食用量砍半 科學方法煮飯提升學生食用意願
教育部核定陳明通退休案 估月退奉退至少6萬元
身障團體製作特教法規「易讀手冊」 助特教生理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