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電臺攜手彰化縣農會及水保局 培養學童永續環境觀念

導覽員先透過牌卡讓學員認識東勢林場常見的生物。
導覽員先透過牌卡讓學員認識東勢林場常見的生物。
透過分組方式,學員們進行腦力激盪,將東勢林場常見的生物進行分類。
透過分組方式,學員們進行腦力激盪,將東勢林場常見的生物進行分類。
導覽員帶領學員們實際踏查東勢林場,拜訪動物們的棲息地。
導覽員帶領學員們實際踏查東勢林場,拜訪動物們的棲息地。
走進大自然,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聆聽導覽員的解說。
走進大自然,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聆聽導覽員的解說。
透過學習單的書寫,加深學員對課程的印象。
透過學習單的書寫,加深學員對課程的印象。

(實習記者劉佳涵採訪報導)教育電臺攜手彰化縣農會以及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今(8)日在東勢林場舉辦「精彩一夏~水土保持夏令營」,邀請社團法人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的27位弱勢學生們一同參與,透過「這是誰的家」環境教育課程,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同時傳達永續環境的精神。

 

活動一開始,東勢林場導覽員運用圖卡讓學生們認識林場內常見的生物以及了解昆蟲生長歷程,並且透過分組腦力激盪的方式,將圖卡上的生物進行分門別類。接著導覽員透過走讀活動,帶領學生們認識生活周遭鮮少看見的動植物,並透過分組的方式完成任務學習單,加深對這些生物的印象。課程結束前,讓學生們從任務學習單中的觀察與紀錄,想像在山林、校園裡或公園的動物可能遭遇的生存危機,透過小組討論共同創作一個3-5分鐘的故事,來幫助或保護動物們。

 

跟著導覽員在東勢林場裡走讀,身歷其境地體驗生態環境多樣性,眼前所見也讓同學們印象深刻。就讀國小六年級的金同學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穿山甲的家,並且在附近看到許多螞蟻。四年級的司同學表示,他今天學到很特別的昆蟲知識,了解到有些昆蟲是完全變態,有些則是不完全變態。

 

最後,導覽員以「三生共存」的概念做結,一個物種的消失背後,代表著生態遭受破壞,也對人類產生影響。為了生態環境著想,透過善待土地、友善農法從事生產活動、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方式做起,善待生活周遭的環境,減少人類對生態的破壞與影響,保護生態的結構,讓每個物種都能共生共存。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許健挺分臺長表示,盼透過「這是誰的家」環境教育課程,帶領孩子們走進東勢林場實地聆聽、觀察方式體驗生物多樣性,體驗水土保持對於永續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培養每位孩子都是國家未來永續環境的小小尖兵,將永續環境觀念深植日常生活中。

◤減塑一起做 環保杯這裡挑◢
大容量冰霸杯 超強效保溫推薦
熱銷排名手搖隨行杯 買1送1
星巴克最新杯款 這邊通通有
網推高CP值保溫杯 四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