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重新拿回市場權杖

2月9日,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發布最新調查指出,協會成員有37.5%的人預期美國股市未來半年會上漲,25%的人看跌,另外37.5%則預期大盤會持平,這是過去10個月以來的第一次散戶看多比例超過看空。

但也是同一天,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但呈現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還創下1980年代初以來的最大差距86個基點,這明明告訴我們經濟衰退迫在眉睫,更表示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能否挺住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衝擊沒信心。

這個反差現象怎麼解讀?美國散戶的樂觀信心指數飆到了1年新高,市場瀰漫著多頭氛圍,但企業財報和政府數據卻令人忐忑不安,金融市場的這波反彈到底會持續上揚?還是隨時都可能觸頂回挫?

認真說起來,去年的市場不堪回首,但按目前的情況而言,2023年截然不同。許多指數,包括Euro Stoxx 600、香港恆生指數,甚至新興市場的股價都出現了近幾十年來最好的一個新年開局。美國S&P 500指數上漲了5%,美元的貿易加權價值更已自去年峰值下降了7%,種種情況表明對全球經濟的擔憂好像一下子不見了。不久前的跨年夜,人們還覺得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現在的樂觀情緒卻充斥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每個角落。

1月18日,JPMorgan Chase的分析師在一份歐元區報告中寫著「你好,油價下跌,再見衰退。」日本Nomura已將其對英國的經濟衰退預測修改為「比我們預期的好多了。」另一家銀行Citigroup表示全球經濟全面衰退的可能性大約為30%,不再是去年下半年的50%。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所有一切反映的就是散戶的好了傷疤忘了痛,只要1、2個月的反彈,你說什麼天方夜譚他們都會選擇相信。

我感覺吧,有兩個變數可以解釋全球經濟的突然樂觀,那就是能源價格的疲軟和民間資金的活躍。

首先,能源危機沒有發生,暖冬更讓企業在應對高成本方面找到了施力點。另外,G7集團的家戶單位坐擁著超額儲蓄,同時企業仍坐擁大量現金,卻不需立刻面臨巨額債務的到期償還。中國的重新開放則是樂觀的另一個理由,中國疫情的變化以及春節期間的熱熱鬧鬧讓大家相信經濟黑暗期已過。

但,大家還記得嗎?兩年前的GameStop從5美元飆升到483美元,但最後卻讓散戶投資人輸得血本無歸。當利率為零時,夢想可以無限。但更高的利率會改變一切,因此,迷因組合去年績效的慘不忍睹一度讓散戶投資人血本無歸。

如果2022年是對專業投資人的一個清算,那麼2023年將是對現實世界的另外一個清算。經濟放緩將打破許多迷因股愛好者熱切崇拜的公司,貨幣的持續緊縮更會讓經濟放緩。十多年來的低利率結束也暴露出了企業的不端行為,加密貨幣泡沫的破滅暴露了包括Celsius和FTX在內的不良企業,興登堡研究公司更是打得印度阿達尼集團搖搖欲墜。

那麼,散戶瘋狂時代很可能最後剩下什麼?也許,這個世界最不容易持續的就是隨便下注瘋狂盲從。投資應該是一項嚴肅的業務,即使那些強調終身持有的投資哲學已經不再一如既往的適用,但重新思考他們的投資邏輯仍然有其價值。在r/WallStreetBets上最近出現的興登堡與阿達尼粉絲,或是這兩個月重新熱騰騰的Reddit論壇始終讓人惶惶不安,這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兩年前Melvin與GameStop的對峙,我們只能希望這次的結局不要和上次一模一樣。 (作者為創投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