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伴 揪偏鄉童學才藝

中國時報【林志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每年編4、5000萬元推動「數位學伴」計畫,號召大學生透過電腦視訊為偏鄉國中小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學,過去主要是輔導學童國、英、數等學科,未來將調整,希望每周有一半時間用來教學童多元課程(如寫程式)及才藝(如音樂、烹飪)。 教育部95年起推動「數位學伴」計畫,偏鄉國中小提出需求,大學再召集一批學生,由教育部媒合,以提供偏鄉學校更多的學習資源。過去10多年來,有109所大學的1萬9970位大學生(大學伴)輔導了1081所國中小的1萬4034個學童(小學伴)。 是老師 也是生活陪伴者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高級管理師許雅芬表示,「數位學伴」計畫不管是大學生或是國中小學生,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自學校的電腦教室上線,「大學伴」透過視訊為「小學伴」上課,每周2天、每天2節課、每節課45分鐘、為期10周。 許雅芬說,偏鄉國中小在放學時間會為學習落後的學生進行「一對多」的補教教學,而「數位學伴」計畫更進一步,只要家長同意,不管成績好不好都可以參加,還是「一對一」,「大學伴」除了輔導「小學伴」課業,還具有「生活陪伴」的角色。 過去「數位陪伴」計畫,主要是由「大學伴」輔導「小學伴」國、英、數等學科,不過隨著科技的變化及108新課綱的實施,教育部決定調整計畫內容,以更符合偏鄉學生的需要。 助小學伴買樂器 成佳話 許雅芬表示,未來「數位學伴」計畫,「小學伴」每周4節課中,希望至少有2節課是上多元課程及才藝,「大學伴」可以教他們寫程式、AI運用或是音樂、美術等才藝,以補偏鄉學習資源不足。 「數位學伴」營運中心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老師呂慈涵說,過去10多年來,「數位學伴」計畫有不少成果,有些「小學伴」已長大去讀大學,現在變成「大學伴」去輔導原住民部落的「小學伴」。 呂慈涵進一步表示,在「數位學伴」計畫中,新北市雙溪國中曾有個班級想學烏克麗麗,相對應的新竹中華大學不但幫忙募款買樂器,還安排大學生透過視訊教他們,成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