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字看穿外商撤離中國趨勢難擋 東協對美出口超過對中出口

2023年全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減8.1%,今年第一季對美國的出口下滑1.3%。(圖片來源/pixabay)

《日經新聞》報導披露,2024年1月至3月,東協國家對美國的出口超過對中國的出口,為6個季度來首見,凸顯東南亞地區的貿易隨著全球供應鏈轉變,跟著出現變化。

東協對美國的出口額達672億美元

《日經亞洲評論》根據東協秘書處、各國政府和當地媒體報導的統計數據,編制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10個成員國的貿易數據。

總結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1月至3月),東協對美國的出口額達672億美元,超過對中國的570億美元出口額,超出金額為102億美元。

專家解讀該數據時指出,這一趨勢反映美國、日本、南韓、台灣等外國企業,持續增加跟東協採購半導體和電子零件,以及中國經濟依然低迷。

第一季,馬來西亞對美國的出口年比增加8%,對中國的出口下滑3.3%。

聯昌國際集團(CIMB Group) 經濟學家賈利(Intan Nadia Jalil) 向《日經亞洲》表示:「目前國際貿易的趨勢是由結構因素和周期因素共同推動的。」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滑1.3%

「中國仍然是(電氣和電子)價值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成本上升以及政治和制度因素,最主要是兩大經濟體美中貿易關係緊張,使更多美國公司從中國撤出,馬來西亞成為受惠國家。」賈利指出。

她補充說明,結構因素加劇周期經濟趨勢,他指的是中國從大量進口晶片,轉向跟中芯等國內製造商採購部分成熟製程晶片。

區域諮詢集團BowerGroupAsia的董事Arinah Najwa提出另一種觀點。她說:「美國公司紛紛規避中國的風險,促進供應鏈多元化,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而馬來西亞具有強大的製造生態系統、戰略位置和熟練勞動力,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選擇。」

2023年全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減8.1%,今年第一季對美國的出口下滑1.3%,對日本出口銳減8.7%。

但越南對美國的出口突飛猛進,2023年美國佔該國出口的28%,中國佔17%。2024年第一季,越南對美國的出口成長24%,達到257億美元,是東協當中增幅最大的成員國,遠遠領先泰國的126億美元和新加坡的120億美元。

河內經濟學家Le Dang Doanh告訴《日經亞洲》,美國和越南相互互補。他解釋說: 「越南外銷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智慧手機、電子產品、農產品、林業、漁業產品、木製家具、紡織品和服裝,越南對美國市場的出口潛力仍然巨大,為兩國帶來好處。」

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大增24%

他也指出美中貿易戰的外溢效應,華盛頓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進口關稅。「中國一些出口產品被美國徵收高額關稅,市場競爭力因而降低,卻幫越南外銷產品創造一定的優勢。」

同樣地,泰國第一季對中國的出口年減5.1%,其中天然橡膠、木薯製品和水果的出口全面下滑。相較之下,在農產品和農工業產品的推動下,泰國對美國的出口成長9.8%。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er)的分析師表示,中國面臨通貨緊縮風險,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第4個月收縮,顯示國內需求依然疲軟。

今年第一季影響泰國出口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汽車出口。泰國「泰國產業聯盟」的汽車俱樂部主席Surapong Paisitpattanapong表示,汽車外銷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5%,來到273,680輛。

泰國貿易政策和戰略辦公室主任Poonpong Naiyanapakorn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需求疲軟。「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跡象,但尚未完全復甦,需求也不是很強勁。」他進一步說明。

如果包括轉運地香港在內,2024年第一季,東協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達到694億美元,雖然超過東協對中國的570億美元出口額,但是比起2021年第一季,東協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864億美元,仍大減19.7%。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輸液專案進口本週2批抵台》能補足缺口?藥師:食藥署太樂觀...新冠又起點滴量恐增1-2成
三階段方案公布後停火只差一步 布林肯要哈瑪斯不要再討價還價
股市小白》投資入門指南 投資新手必懂的股市專有名詞與財報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