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用AI打詐 詐騙廣告下架率9成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今日表示,資安院研發的AI打詐技術,除了能辨識詐騙訊息,也能提前預測並防範潛在詐騙行為。記者馬瑞璿/攝影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今日表示,資安院研發的AI打詐技術,除了能辨識詐騙訊息,也能提前預測並防範潛在詐騙行為。記者馬瑞璿/攝影

遏止詐騙蔓延,數發部運用AI(人工智慧)打詐。數發部次長林宜敬今(19)日表示,資安院研發的AI打詐技術,除了能辨識詐騙訊息,也能提前預測並防範潛在詐騙行為,例如資安院開發中的人名及帳號識別結果,現階段準確率可達93%以上,每天也可偵測5000到1萬筆偵測詐騙內容,詐騙廣告下架率9成。

資安院綜整近20年台灣詐騙事件及美國FBI、澳洲國家反詐騙中心NASC、英國內政部 Fraud Strategy 等單位的研究,歸納出愛情交友、金融投資、產品服務、意外之財、威脅勒索、身分冒充、工作求職、錢騾車手及慈善捐款九大詐騙態樣,目前最盛行的是金融投資、身分冒充、愛情交友的混合式詐騙。

詐騙廣告橫行,許多新的詐騙廣告出來,只存活1-2天就消失,也因此,如何縮短詐騙廣告上架時間,就成為數發部打詐重點之一。

資安院副院長林盈達指出,現在的詐騙廣告就彷彿是打地鼠一般,廣告存活在架上僅一、兩天就消失,就好像地鼠冒出來又縮回去,這增加了打詐困難度,若未來平台業者廣告下架流程走向自動化,詐騙廣告僅會在架上存活4小時,大大減少詐騙風險。

林宜敬表示,數發部目前對跨國平台詐騙廣告下架速度還不是很滿意,未來,希望用自動化方式取代人工作業,加快詐騙廣告下架速度,並透過AI自動排列所有詐騙訊息的優先順序;此外,下架詐騙廣告時,平台會擔心侵犯用戶個人隱私,未來也會有法源依據,降低平台下架詐騙廣告時的法律風險。

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日益創新多元,衍生的文字、影音及圖像深度偽造,更令人真假難辨。資安院表示,目前會優先處理文字詐騙的部分,在多媒體詐騙部分也會持續運用深偽技術(Deep Fake)檢測,提高詐騙識別程度。

資安院提醒,特別注意近期網路上冒出來的愛情交友諮詢、官方網址混淆、虛假課程、活動報名騙取個資、假冒慈善捐機構詐騙等新興詐騙手法,降低自己遭遇詐騙的風險。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像二流城市?他噴爆台北已淪「六都最末」 網舉一指標最準
破千萬次觀看!日正妹「無碼吸乳器」教學片爆紅 網狂讚:很實用
糾紛頻傳!為何老人認為「博愛座」專屬他們?網挖出1975年這件事
不辦婚宴、不拍婚紗…她高呼「裸婚超爽」:舒服人生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