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奧運如萬國博覽會 台灣館在巴黎展現各種台灣人

(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29日專電)文化奧運13個國家館,台灣館以誠懇精實的多元表演,帶給世界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標籤、充滿可能的台灣。在巴黎奧運首週登場的藝術家DJ Question Mark、三個人、創造焦點、阿爆說:「我們都是台灣人」。

法國表演藝術雜誌Télérama在26日報導,以藝術歡慶奧運精神的文化奧運,13個國家的主題館都面臨如何用「軟實力」呈現各國的考驗,實體場館不僅能在異鄉法國有效聚集國民,更能藉此建立支持本國的粉絲。

巴黎奧運營運經理提姆貝(Benoit Timbert)在28日向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說:「像是一場小型的萬國博覽會!」他說以國家館園區(parc de nations)形式的文化奧運,是自2012倫敦奧運醞釀至今的奧運創舉,除了對運動員加油期待獲獎外,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國家,呼應本屆主題「讓奧運更開放」。

辦在廣達55公頃的拉維特園區,13個國家館散落各處,如何吸引全世界的觀眾願意徒步抵達場館,各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蒙古館蓋了一座蒙古包、巴西館以桑巴舞開幕,舉辦雞尾酒嘉年華會、印度館模擬傳統建築建館,邀請大明星助陣,並提供瑜伽與寶來塢舞蹈課程。

台灣館除了以最台的廟會場景和珍奶冰棒吸引人潮外,與他館最大不同處是沒有全天開放,反而集中在每晚6時至10時,提供4場精緻具專業售票級的藝術表演,在15天內展現24組完全不同的表演,來自122位台灣藝術家。如果要問台灣館想帶給世界什麼樣的台灣?那就是各式各樣的台灣人。

●DJ Question Mark的無形(Shapeless)

台灣館首週第一個登場的團隊是DJ Question Mark,在台上一身酷炫裝扮還戴墨鏡的他們,下台後是兩個單純的創作狂。他們向中央社記者表示自己是普通的台灣人,從小學習西方音樂長大,不會說台語,不是客家人,也不是原住民,就是台灣人。「在文化奧運這麼大的場合,反而很適合回看自身成長的養分,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展現給世界,打破刻板印象。」

曾在英國學習音樂藝術的DJ Question Mark,是從古典樂跨界到電音的DJ藝術家,相較於一般DJ放嗨歌炒氣氛的作法,他與夥伴VJ feiiic的歌單只有一半是現成歌曲,另一半是自己寫的歌、自己拍的影像,像是做了一場聲像展覽(Audiovisual),融合電子樂、交響樂、嘻哈、爵士等,並在氣氛高昂處拿出長笛吹奏,讓笛聲彷彿舞蹈,全場翻滾。

以「無形」(Shapeless)為名的表演,從實驗噪音的演奏樂開始,搭配截取台灣海浪的抽象畫面,再進入頑童、蛋堡、潮州土狗所創作的饒舌流行樂,畫面開始出現漢字,但每個字的部首卻隨著音樂拆離,在單一字體與字牆間遊戲流轉。DJ Question Mark說目前創作核心就像從微觀的一個部首到巨觀的一個中文字,在有形與無形的音樂之間來回。

●「三個人」的藝響對話

國樂三重奏「三個人」是歡樂三人組,來自郭靖沐(箏)、潘宜彤(阮)、任重(笛簫),他們的風格就如同節目名稱「藝響對話」,突破傳統國樂的演奏方式,不時以爵士樂裡的battle方式相互較勁,或加入即興、編制特殊的刷弦,與像是空心吉他的打板。他們向記者說:「全世界可能只有我們將這三種樂器組合在一起,這並不是傳統國樂的形式。」

「三個人」表示,在台灣學習傳統樂時也會學習西洋樂,平常也聽流行樂,也會去聽演唱會,跟所有人一樣接受各種刺激。他們認為國樂不應該被限定在刻板印象裡,喜歡將曲目改編的比較藝術、摩登、通俗之餘,仍保有傳統的韻味。

「三個人」的音樂不僅優美溫馨,更誠懇注入來自生活的靈感。一首「吃飯忘記」是形容某次因為忙著練團而忘記吃飯的創作曲,風格調皮逗趣,更加入敲門聲的設計,模擬現實的聲響。「流水」則將古老的古琴重新編曲,加入對自然的感受。最終曲「島」在古箏奮力彈奏的同時,希望製造出慶典般的呼喊效果。

●「創造焦點」的金剛芭比

「創造焦點」被尊稱為台灣首個女子馬戲團體,因為這一切得來不易,成軍5年的她們在創作初期常受到他人質疑,累積的憤怒成為最佳創作養分。

「創造焦點」在表演時的眼神超殺,充滿女性魅力,卻與取悅他人無關,那是一種自信心與自我肯定。性別議題是「創造焦點」讓觀眾觸動的焦點,透過馬戲,融合戲劇與舞蹈,她們能說很多事情,或只要5隻中指便可表達。

導演與表演者之一的梅芷菱向中央社解釋,這次帶給台灣館的表演「金剛芭比」是集結這3年來5位團員所累積的本事:蕭似綿的足技、廖思諄的砌磚、藍翊云和陳亭宇的雙人呼拉圈、與梅芷菱的高空特技。

「創造焦點」的馬戲表演融合雜耍、戲劇、舞蹈,貫穿其中的是對女性平權與階級制度的嘲諷,例如蹬著一張寫滿女性束縛字體的桌子,踩它、把玩它,拋耍它;又例如5個團員像是金字塔一般疊高,坐在最上層的人笑看風景、揮手致意、不時補妝;在最下層的人則跪爬前進,低著頭一步一步。

提到開幕當天一直下雨,「創造焦點」說:「在表演時不停提醒彼此安全最重要,如果不行就立刻喊出來」,已相識15年的她們都來自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阿爆」的ABAO

不需多言,直接以ABAO為表演名稱的原住民歌手「阿爆」,與那屋瓦樂團連續擔任首週兩晚台灣館壓軸,每次收尾都嗨翻全場,每次開場都讓團員好好介紹自己。

「阿爆」說:「我是來自台東的排灣族;樂手Musa明馬丁是來自阿根廷的原住民,現在有台灣身分證住宜蘭;真愛Makav是來自南投和花蓮的布農族;Kivi是來自屏東的排灣族;曾妮Dremedreman是來自屏東的排灣族;R.fu是來自花蓮的撒奇萊雅族,然後現在我們要唱一首魯凱族的歌謠。」

幽默、親切、充滿爆發力的「阿爆」讓全場又笑又跳,齊聲歡唱,忘情舞動。2003年便在華語歌壇出道的阿爆表示,在2019年發行第二張母語創作專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得到金曲獎肯定後,藝術生涯發生很多變化,她創立文化品牌「那屋瓦Nanguaq」(排灣語:美好的意思),鼓勵原住民青年用母語創作音樂,這幾年大家都累積了很多作品。

在傳統與創作之間,「阿爆」與那屋瓦樂團帶來電音、R&B饒舌情歌、舞曲、藍調、黑人音樂、古謠等,在第二晚安可曲時,更加碼福音詩歌風格的「Thank you」、和只在部落跟親人合唱的「小牧童」。

阿爆說:「我們喜歡合唱,沒有誰是特定的英雄或明星,大家喜歡一起完成一件事,就像是這次文化奧運台灣館的標語『Win Together』。」(編輯:郭中翰)1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