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幣衍生轉售亂象 業者無法辨識來源帳戶遭凍

透過製作的短影片,向青少年介紹來他們的快閃店,可以用文化幣買到什麼特別的文創商品。文化部為了鼓勵青少年接觸藝文,今(2024)年開始常態化提供文化幣,給16到22歲的年輕人參與藝文活動,未來還可能向下延伸到13歲的國中生。

不過也衍生出轉賣獲利等的亂象,有業者向媒體投訴,強調販售商品時,無法辨識消費者的文化幣來源是否是轉售而來,結果商品被買走,還被列為警示帳戶,裡面的50萬文化幣資金還被凍起來。

投訴業者Eason說:「現在就是文化幣無法做交易,在商場裡面的這種,他們把這個文化幣視為現金,營業額全權都要繳出去,那這樣的話等於我就會有一個資金很大的缺口。」

由於過去從藝fun券,再到現在的文化幣,轉賣獲利等亂象依舊存在,現在甚至出現業者也被牽連的情況,專家認為文化部應該加強對文化幣的稽核及防弊。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因為它基本上是一個經濟行為,那這一塊是文化部非常脆弱,他不了解,然後它也是有價證券,到最後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帶動大家願意花更多的錢 ,那效果沒有呀就是拿到一個過路財神。」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表示,「支持新的文化部長說,也許明(2025)年把文化部下修到13歲,因為閱讀真的是要從小培養起,接下來的稽核跟考察這個部分,真的是要有一個稽核機制。」

對於業者的投訴,文化部表示,這起案件是文化部接獲民眾檢舉,指業者疑似接受青年以文化幣兌換LINE代幣,可能涉及違規;請業者提供銷售清冊等資料,調查釐清後會儘速確認,是否撥款或恢復店家權利。

不過,業者否認兌換代幣說法,也強調已提供相關資料給文化部,希望能儘快解凍帳戶。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文化幣擴大年齡常態發放 16至22歲每人1200點
【更新】全華網涉詐騙藝術家簽「賣身契」 案件審理中
雞啼擾人清幽遭投訴 里長擬徵捕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