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園區嶄新入口意象「光的河流」正式曝光

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作品「光的河流」設置於園區入口中軸線與臺中「綠川古道」匯聚之處,乘載著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
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作品「光的河流」設置於園區入口中軸線與臺中「綠川古道」匯聚之處,乘載著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嶄新的綠川古道文化地景「光的河流」正式曝光,以文化資產觀點融合藝術創造力,形塑「光的河流」作品及園區入口廣場開放空間,不僅為臺中市綠川古道匯聚之處的文資園區注入新生活力,民眾也可循著「光的河流」感受河流與城市人文之間的聯繫。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文資園區位於臺中市歷史悠久的水道綠川古道匯聚之處,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資產和城市記憶。園區入口廣場由建築師廖嘉舜進行空間設計,並由藝術家顏名宏創作「光的河流」文化地景作品,透過「光的河流」可見縮放而展開的視野,映入眼前的歷史建築群,彷彿蜿蜒的時間之河。

 

「光的河流」運用城市場域的空間透視語言,呈現層層錯視空間的張力。作品錨定舊河川的重疊場域精神,與每日陽光起落向角疊合,陰影之間象徵綠川「光的河流」,由復興路人行步道引領觀眾參與者進入,並且透過兩側折曲的輔面,將視線投射疊影至「舊綠川」穿越園區的場域空間,形塑一種新舊交融的氛圍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