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梳理美術團體發展軌跡 反映臺灣多元藝術生態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配合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國立臺灣美術館今(28)日發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系列新書,包括日治時期、戰後初期、解嚴前後、1991至2018年等四階段,探討美術團體在時代轉變的多元面向與時代意義,美術團體獨特發展軌跡,反映臺灣豐富多元創作能量與藝術生態。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臺灣有多元族群與複雜歷史文化,文化部2017年啟動的「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高度支持臺灣美術史研究發展及史料檔案的保存,首度運用特別預算推動,畫會團體在臺灣美術發展各階段扮演重要推手。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委託藝術家出版社執行,著重史料收集與分析,兼容臺籍與日籍藝術家,廣納藝術界提供資料,邀請國內知名美術史學者進行田野調查、資料收整及編寫,累積一千個以上美術團體資料,期許書系能成為研究臺灣美術史的工具書。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叢書包含白適銘撰稿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黃冬富撰稿的《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賴明珠撰稿的《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以及由盛鎧撰稿的《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等四輯。

臺灣美術自日治時期進入「新美術」紀元,在未設置美術專門學校的時空情境下,由民間發起成立的美術團體成為藝術同好往來學習的互動平臺,在臺灣美術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945年後,臺灣美術團體的發展愈加成熟,「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等團體的出現,推動1960年代臺灣現代繪畫運動的發展,開啟臺灣現代藝術及抽象繪畫的風潮;解嚴前後是美術團體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社會逐漸開放,美術團體開始著眼於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等新興議題,而「伊通公園」、「2號公寓」等替代空間,則提供藝術家在美術館之外、更為自由寬廣的實驗場域。

1991年以後,臺灣美術團體在活動型態及作用性質上呈現分眾化趨勢,同時,網路使用習慣的普及,也使美術團體衍變出更即時、推廣效果更為廣泛的嶄新運作模式。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將廣為贈送國內社教單位、大專院校、附設有美術班高中職等單位之圖書館、美術文化相關系所及文化藝術機構等;這些研究成果也將寄發至國外文教機構及圖書館,以期在國際上推廣我國美術,並提供相關藝術研究資料,增進海外人士對臺灣美術團體了解。

文化部28日發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系列新書。(記者黃朝琴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