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李遠談中正紀念堂轉型 不想用強迫方式往下做

文化部長李遠今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他也在立委的質詢下,首度說明自己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看法。他透露,自己的家族中「4個舅舅有3個是白色恐怖」,而他家就住在中正紀念堂隔壁,他還在寫過中正紀念堂鴿子的童書。以目前的政治生態,「我不想用很強迫的方式往下做」,但是可以透過文學、音樂、電影讓大家慢慢形成共識,「讓它不是敵對的東西」,他想用這個方法處理中正紀念堂。

立委林宜瑾質詢李遠,中正紀念堂轉型,到底做還是不做?她建議應該先讓位於中正紀念堂堂體的三軍儀隊,先移到廣場中的升降旗台,轉移意義的象徵。李遠回應,這還要跟國防部溝通,國防部認為儀隊是儀式而不是表演,不堅持不撤。

李遠表示,李家就在中正紀念堂隔壁,他在中正紀念堂帶大兩個孩子和四個孫子,「從中正紀念堂沒有鴿子、一直看到出現九隻鴿子」,還為此寫了一本童書壇中正紀念堂的鴿子。本來有一條桑樹林大家都不能進去,後來民眾去踩一踩,桑樹林就解除了禁令,民眾就都可以散步。他也知道每晚九點半,有人會在中正紀念堂出現講述半個小時的白色恐怖故事,「他認為自己是被害者,其實是加害者」。

他認為,陳水扁當上總統後將中正紀念堂降級、將大中至正改成自由廣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又將中正紀念堂升級、再把三軍儀隊恢復,「三軍儀隊像工具一般被大家搬來搬去」。以人道立場來說,三軍儀隊「不是被大家在政權轉換中移來移去」。

「中正紀念堂現在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李遠表示,「你走到中正紀念堂裡面會看到蔣中正的歷史,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展覽,成為一個常設展,而且照片都變了」。此外,中正紀念堂已對外徵求所有人去想像中正紀念堂應該變怎樣,這個展覽他看了很多遍。

李遠表示,以目前的政治生態,「我不想用很強迫的方式往下做」。他表示,他的家族中「4個舅舅有3個是白色恐怖」,但他不會以個人理由去面對這個事情。他認為,從文學作品看到很多人寫白色恐怖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東西是透過文學、音樂、電影讓大家慢慢有共識,讓它不是一個敵對的東西」,他想用這個方法處理中正紀念堂。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小朋友你的蠶寶寶掉了!台南7-11大姐姐「代養」怕到睡不好 急PO文:快領回
妻懷孕「只有吃泡麵」不會孕吐…夫憂影響寶寶 醫回1句超中肯
中捷隨機砍人3傷…Cheap列「10大英雄」致敬:台中人的驕傲
不想接待親子客…韓咖啡店員貼無碼店內照 竟詛咒「最好都被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