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嚴重亂流增加竟與氣候變遷有關?乘客又該怎麼辦?

新加坡航空編號SQ321班機週二(5/21)在空中遭遇嚴重亂流,罕見導致1名乘客身亡、多人因撞擊而受傷。有研究指出,嚴重亂流的頻率過去40年間大幅增加,原因與氣候變遷有關。

亂流的成因是什麼?

一般乘客搭機時較常遭遇的機身震動,大多是飛行在雲層中遭遇上升或下降的風力。這類震動通常不大,但若在雷暴雲或積雨雲中,混亂的空氣移動可能引發中度甚至強烈亂流。

然而,新航客機21日遭遇的是「晴空亂流」(clear air turbulence),也就是當時並無雲層,讓機師難以事先察覺,也更猝不及防。

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大氣科學教授威廉斯(Paul Williams)表示,晴空亂流不會出現在駕駛艙的氣象雷達上。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晴空亂流「是因大氣壓力、高速氣流(jet stream)、山嶺周圍的空氣、冷熱天氣鋒面或雷暴而產生的空氣運動」。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英國航空學者葛萊頓(Guy Gratton)說,高速氣流發生時,與周圍空氣的速度差距可能高達時速160公里,高速與低速移動的空氣之間產生摩擦,就會引發亂流。

亂流約可分為輕度、中度、嚴重、極嚴重等四級,客機遭遇輕度與中度亂流時,乘客可能會感受到安全帶勒住身體、機艙內物品滑動掉落,但嚴重亂流可導致乘客在機艙內被拋飛,導致重傷甚至喪命。

亂流有多危險?

葛萊頓(Guy Gratton)表示,飛機在設計上都能承受最嚴重的亂流,機身「不太可能」因此受損,但機師仍會盡量閃避亂流,或在遭遇亂流時減慢速度,並亮起安全帶警示燈。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專家指出,在極端狀況中,亂流可能導致飛機結構受損,因為風力太強。嚴重亂流也可能對乘客構成危險。

根據FAA紀錄,自2009年至2022年間,共有34名乘客、129名空服員在亂流中受傷。目前全球民航乘客每年約有40億人次,相較之下因亂流導致乘員受傷仍相當少見,造成乘員喪命則更罕有聽聞。

CNN報導,1997年12月,美國聯合航空一架自東京飛往夏威夷的班機遭遇亂流,導致一名乘客喪生。

雷丁大學氣象學家普羅瑟(Mark Prosser)表示,嚴重亂流日漸頻繁,民航業應開始思考如何因應。

「單是在美國,每年就讓民航業損失1.5億至5億美元,」普羅瑟表示,「飛機經歷亂流的時間每增加1分鐘,對機身的損耗就多一分,乘客與空服員的受傷風險也會增加」。

機師如何應對亂流?乘客又該如何保持安全?

機師執飛前會取得飛航簡報,根據其中的氣象預報資料規劃飛行路線,避開可預期的亂流,或以降低速度來因應;同一路線飛在前方的客機若遭遇亂流也會通報,但難以預測的「晴空亂流」很難避開。空服員也都曾接受應對亂流的訓練。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新航SQ321客機21日迫降曼谷機場後,記者拍下艙內混亂景象。路透社

由於晴空亂流難以預測,乘客除了上洗手間以外,應全程繫緊安全帶,且勿將任何重物置於未固定的範圍。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NTSB)一份2021年的報告指出,在「亂流相關」意外中受傷的乘客,絕大多數未繫安全帶。

氣候變遷是否導致亂流變多了?

雷丁大學科學家2023年發表研究稱,自1979至2020年間,北大西洋上空航路的嚴重亂流增加了55%,原因是地球碳排放大增導致暖化,使高空風速出現變化。

有乘客拍下客艙內部混亂景象。路透社
有乘客拍下客艙內部混亂景象。路透社

威廉斯也預測,未來數十年間,晴空亂流會大幅增加。他表示,目前一趟跨大西洋的航班通常會經歷約10分鐘的亂流,但數十年內「可能增加至20分鐘或半小時」,「安全帶警示燈亮起的時刻會大幅增加」。

亂流多寡是否因航線而異?

雖然亂流在任何地區、任何高度都可能發生,但某些區域確實更可能出現亂流。

新航班機21日遭遇嚴重亂流時,剛飛過安達曼海,進入緬甸上空。

根據亂流預測網站Turbli ,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與玻利維亞第一大城聖克魯茲(Santa Cruz)之間的航線最常出現亂流,哈薩克與吉爾吉斯之間的航線居次,中國的蘭州至成都航線居第三名。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BBC)、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衛報

更多太報報導
「一邊一國才能和平安全」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同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研究:電動車撞行人風險遠高於燃油車 駕駛應格外小心
「打橫拋機頂、撞凹行李艙」 新航亂流客機乘客目擊驚恐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