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陳水扁、蔡英文4年變臉 賴清德520演說會如何對中國表態?

台灣歷來總統就職演說,有關兩岸論述都會被用放大鏡解讀,原因在於總統就職演說不僅是對內的宣示,也被視為對兩岸關係的重要表態。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上任,在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上,本就被貼標籤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會是一次強烈的表態,還是如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剛首任談話時,較溫和的提出「四不一沒有」;亦或像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所說,尊重「九二會談」,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直到確認連任後對中態度才轉變?扁馬蔡的就職演說究竟存在那些差異?

陳水扁在2000年贏下總統大選,也締造中華民國首度的政黨輪替,他以「台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為題當成520就職演說的主題。

陳水扁首喊「四不一沒有」消除美中疑慮 第二任對中轉趨強硬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籍的陳水扁原本被視為帶有獨派色彩,但在就職演說中卻表示,海峽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他更提出了最有名的「四不一沒有」:「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不過,到了2004年,陳水扁第二任演說態度轉為強硬,強調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存在、台灣在國際社會存在的事實,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否定,更呼籲北京當局應認同維持台海和平現狀對亞太區域穩定有其重要性。

<cite>陳水扁在2000年贏下總統大選,就職演說上提出了最有名的「四不一沒有」。(新新聞資料照)</cite>
陳水扁在2000年贏下總統大選,就職演說上提出了最有名的「四不一沒有」。(新新聞資料照)

馬英九拋「新三不政策」 連任後再喊「一國兩區」

而在2008年,馬英九第一任就職演說上,對於兩岸的論述、態度上一改扁政府執政後期對中國的強硬作風,馬英九提出「新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馬英九在2012年第二任的演說上,雖同樣強調「不統、不獨、不武」,首度提到「一國兩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馬英九指出,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20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台灣安全的憑藉。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cite>馬英九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說上,提出「新三不政策」。(資料照,郭晉瑋攝)</cite>
馬英九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說上,提出「新三不政策」。(資料照,郭晉瑋攝)

從尊重「九二會談」到拒絕「一國兩制」 817萬票給足底氣

1999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的「兩國論」、2002年陳水扁提出的「一邊一國」,2次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蔡英文都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因此相較於馬英九,北京很難信任蔡英文,也絕對不會給予任何操作台獨的空間,更不斷放話,「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就是改變兩岸現狀」。

蔡英文2016年勝選後,在就職前,中國方面不斷要求應遵循「九二共識」,而蔡英文首任就職演說雖沒有出現「九二共識」一詞,但提到「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並呼籲2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此番話巧妙避開「九二共識」但同時表達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cite>蔡英文首任就職演說雖沒有出現「九二共識」一詞,但提及尊重「九二會談」。(資料照,美聯社)</cite>
蔡英文首任就職演說雖沒有出現「九二共識」一詞,但提及尊重「九二會談」。(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當局隨後表示,蔡英文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國民黨政府執政8年來兩岸交流的互信基礎,稱蔡英文的演講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蔡英文在2020年以817萬的得票創下歷史紀錄,也確立連任,或許是817萬的民意給了蔡英文更多的底氣,她在第二任就職演說,不再談到「九二會談」,僅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是她的基本態度,並強調不會接受大陸方面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目標是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