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活水.源遠流長 111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頒獎典禮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與一一一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短篇小說項合影。(記者王志誠攝)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與一一一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短篇小說項合影。(記者王志誠攝)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與一一一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短篇小說項合影。(記者王志誠攝)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一一一年得獎名單揭曉,共有五十四件作品獲獎。本年度頒獎典禮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舉行,許多教育夥伴努力協助防疫工作,投注無數心力,改變教學方式,使得在防疫如此艱難的時刻,仍能激勵及鼓舞許多優秀的作品,同時,透過參賽作品的多元、創意與可看性,也更加提升了全民的文化素養。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表示,文藝創作獎培育相當多的作家,得獎者是在學校任教還是同學,都是莫大的鼓勵,現在的人都是看圖說故事,卻很少人用文字來敘述,寫作就是日常化作文字來表達,也期望讓我們的文藝創作能生生不息。

蔡清華指出,此外,本屆最年輕的獲獎教師是現年二十七歲任教於新北市立海山高級中學的徐雅薇,以〈失語者〉榮獲散文項優選,評審認為一家人在各自使用的語言中彼此揣測,逐漸疏離。文中偶而失焦,但穿透全文的那種對語言使用與親情離散的描寫,隱喻著失語即失根,不僅動人,也很有說服力。

蔡清華說,其中令人驚豔的是現年十歲、就讀臺北市文山區景美國小五年級的陳以沛,以〈鱷魚麗麗找親親〉獲得學生組戲劇劇本項佳作,是本屆最年輕的得獎學生,這可說是一齣真正從兒童視角所創作的劇本,對白的書寫及對劇場的想像,有著高度的完整性與創意性。

在學生組方面獲得短篇小說項、散文項雙料特優殊榮,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陳凱琳表示,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知音欣賞,散文作品〈厝鳥仔〉,以農家日常入文,阿嬤從憎厭厝鳥仔、驅趕厝鳥,轉而習慣牠們有聲的陪伴,人、鳥互動間,時間溜逝。厝鳥仔一代一代,人也一代一代,也許在鳥的世界中,阿嬤也被述說為一則傳奇,文筆自然細膩,是一篇美麗的作品。

陳凱琳指出,其〈美麗的阿雄〉評審認為相當樸素具有鄉土文學風格的小說,全作結構完整、文筆熟練,對話的調度也非常親切生動,單是以小說的完成度來說,而描寫公雞「阿雄」卻又熱情激動,動作戲十足,調度兩者之間所交織的情感自然流露。

藝術教育館表示,本年度計有來自全臺師生七百件作品參賽,顯示國內文藝創作風氣在校園深耕的力量,以及文藝創作素質的提升。而參賽者中不乏具有多元創作能力者,例如教師組三料得獎的高雄市立光華國中教師商瑜容,以作品〈過年〉、〈媽媽變成氣球飄走了〉及〈尋〉分別拿下詩詞項(新詩)特優、童話項優選與戲劇劇本項佳作。獲獎作品中,任教於新北市板橋區海山國民小學教師洪子涵,以作品〈父親的夢〉、〈失語之地〉分別榮獲散文項、童話項特優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