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茲威廉大鍵琴音樂節 展現文藝復興鍵盤美學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2日電)由許舒堯策畫的第一屆斐茲威廉大鍵琴音樂節正式登場,請到荷蘭大鍵琴名家彼得-揚.貝爾德(Pieter-Jan Belder) 與台日大鍵琴家攜手演出「斐茲威廉琴書」,展現文藝復興時期鍵盤美學。

斐茲威廉大鍵琴音樂節今年是第一屆,由古鍵盤藝術與台大藝文中心主辦,微光古樂集與曉韻鼓古樂團協辦,8日已經在草山玉溪演出,即日起到14日將移師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展開一系列活動。

大鍵琴家許舒堯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斐茲威廉琴書」在1610年左右由英國紳士法蘭西斯.崔潗言(Francis Tregian)抄寫,崔潗言因為土地債務糾紛多次進出監獄,前後10年時間裡,他在獄中抄寫了近300首鍵盤作品,為人類留下了英國文藝復興音樂的珍寶。

經過幾個世紀的轉手,手稿在19世紀到了理查.斐茲威廉 (Richard FitzWilliam)手中,成立博物館收藏,因此現今世人稱之為「斐茲威廉琴書 (Fitzwilliam Virginal Book)」。

許舒堯表示,「斐茲威廉琴書」的重要性除了因為有297首樂曲,數量多而完整,再加上這批手稿狀況很好,「留下來的曲子都是17世紀初期大鍵琴音樂發展巔峰,非常難得。」

許舒堯說,這批作品不但有著人聲傳統,還加上了作曲家們根據樂器本身的特性,把多聲部以及撥弦樂器特有的效果結合在一起,還有許多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時期的舞蹈節奏元素,深具歷史價值。

原本念台大化學的許舒堯從小就學習鋼琴,之後因為喜愛大鍵琴的音色與歷史,轉念古樂,她表示對她來說,現代鋼琴甚麼都可以詮釋,「但大鍵琴這個樂器就像是一個訊息的來源,大鍵琴的構造、形制,可以告訴我除了樂譜之外,我可以如何詮釋巴洛克音樂,我對樂器學很有興趣,這讓我很著迷。」

許舒堯表示,這次邀請荷蘭籍大鍵琴家彼得-揚.貝爾德 (Pieter-Jan Belder) 來台演出,主要因為他錄過「斐茲威廉琴書」全集,非常權威,「我也希望透過他在台灣的演奏,讓全世界知道台灣也有大鍵琴音樂正在生根與發表。」許舒堯希望透過音樂節演出,讓大鍵琴音樂被更多人接受與欣賞。

目前1月12日將由許舒堯主講What is a virginal?「鍵盤樂器大觀園」;1月13日由陳瑋若演出講座音樂會「斐茲威廉中的流行歌曲」。

1月14日則是一整天馬拉松演出,共有4個場次,包括許舒堯、蔡家璇及彼得-揚.貝爾德的3場獨奏會,台中古典音樂電台吳家恆也將有現場訪談。音樂節將動用4台仿古鍵盤樂器,讓觀眾可以同時體驗不同樂器的音色,地點在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編輯:屈享平)1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