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新變異株KP.2傳播力為何比JN.1強大?7大Q&A一次看

最近國內COVID-19疫情不斷升溫。根據疾管署的最新資料,國內COVID-19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上週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相較前一週329例幾乎是翻倍漲,研判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值得注意的是,此波疫情出現新的變異株KP.2,傳播力和免疫逃脫更甚JN.1病毒株。KP.2病毒株與JN.1病毒有何不同?會出現哪些症狀?XBB疫苗有效嗎?哪些人需要補打疫苗?

Q :今夏恐造成大流行的KP.2病毒是什麼?與JN.1病毒株病毒株有何不同?

依據疾管署資料KP.2變異株又稱FLiRT變異株,為Omicron JN.1子代變異株。國外研究顯示KP.2的傳播力約JN.1的1.2倍、免疫逃脫能力也更高,目前在多國已蔓延開來。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5月3日則將KP.2列為監測中變異株。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今年3月中旬,KP.2只占了美國確診病例的1%;但截至4月27日,KP.2在美國的占比已經上升到25%。顯見,其傳播力相當擴驚人。

Q:感染「KP.2變異株」有哪些症狀?與其他病毒株症狀有什麼不同?

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目前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KP.2的症狀比其他新冠變種更嚴重。主要症狀包括

  • 消化系統症狀(胃部不適、嘔吐、輕微腹瀉)

  • 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困難與急促、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涕)

  • 頭痛、肌肉痠痛

  • 發燒、畏寒

  • 疲勞

  • 腦霧(意識變模糊、專注度與清醒程度下降)

  • 味覺或嗅覺喪失

Q:病毒出現變異之後,現有的疫苗有效嗎?需要補打疫苗嗎?

疾管署表示,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且即便確診過,重複感染的機率相當高,因此提醒未施打過XBB疫苗的民眾,或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強烈建議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施打新冠疫苗6至9個月後,疫苗的保護力會逐漸消失甚至歸零,有專業醫師建議定期補打疫苗,續航保護力。目前可選擇的疫苗種類有莫德納XBB疫苗、Novavax XBB疫苗,兩種廠牌疫苗均安全並可有效對抗目前主流變異株。

Q:出現疑似確診症狀該怎麼辦?

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疾管署建議可先用家用新冠快篩試劑檢測,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如期間有用藥,也應主動提供醫護人員用藥紀錄,以利迅速掌握狀況,給予精確的診斷治療,減少重症或後遺症的發生,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Q:哪些人群是感染KP.2變異株的高風險族群?

高風險族群包括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高齡者、孕婦、產婦、有慢性疾病、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者等。

Q:重症高風險族群可以怎麼做?

目前長新冠的案例雖少於大流行期,但若重複感染新冠病毒,仍極有可能增加長新冠風險。因此疾管署建議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二劑XBB疫苗,提升保護力。一旦感染最好使用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Q:如何預防「KP.2變異株」?

  • 接種XBB疫苗

  • 佩戴口罩

  • 維持手部清潔及衛生(尤其飯前與如廁後)

  • 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

  • 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參考資料:https://www.cdc.gov/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