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打氣回溫 上週接種1.3萬人次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JN.1占比分別為六○%及五十四%,為國內主流株,惟近期占比緩降;另KP.2的占比則略升,分別為十三%及二十七%;KP.3占比則持平,分別為九%及五%,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二七七‧七萬人次,上週接種人次一‧三萬,亦較前週一‧二萬人次增加八‧三三%,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

COVID-19全球疫情概況,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全球陽性率近期呈上升趨勢,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二日全球陽性率九‧七%,BA.2.86其衍生變異株(JN.1)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傳播。JN.1衍生變異株KP.2、KP.3占比快速上升,其中KP.3占比於四月下旬已達二○%。

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近四週(第二十週-第二十三週)監測變異株占比,本土病例:JN.1占六○%、KP.2占十三%、XDV.1占一○%、KP.3占九%、JN.1.18占三%、BA.2.86占二%、其他占一%、JN.1.7占一%。境外移入:JN.1占五十四%、KP.2占二十七%、XDV.1占九%、KP.3占五%、BA.2.86占二%、JN.1.18占二%。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近四週,一歲以下嬰兒COVID-19併發症占比均小於一%,且未有明顯增加趨勢。年紀較小的個案,可能因家長較容易發現症狀就去就醫,因此發現個案確診Covid的機會可能較高,但目前美國CDC的統計而言,目前並未發現幼兒的重症機率比成人高。

主流變異株JN.1(包含衍生變異株KP.2,KP.3等)因具有「免疫逃脫」能力、細胞的親和力也增加,造成整體社區傳播效率提高。WHO表示,目前流行的JN.1、KP.2、KP.3等異,並無觀察到與過去變異株在疾病嚴重度有差異;國際研究顯示目前核准之抗病毒藥物,仍維持有效。美國CDC收集十八歲以上住院病人進行分析,比較罹患JN系列變異株個案,與XBB變異株個案之預後,結果顯示兩者在疾病嚴重度(插管、氧氣使用、ICU、死亡)無差異。

美國NIH團隊在NEJM刊載真實世界疫苗效益研究,收集美國Nebraska共一八○萬人病歷分析,XBB疫苗效益:預防感染五十二‧二%,預防重症六十六‧八%,預防死亡六○%-七○%,XBB.1.5疫苗對Omicron多種變異株有效,也對JN.1有效。建請眾盡速接種疫苗,高風險者接種第二劑,以獲得更佳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