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另類受害者 南極研究面臨困境

編譯施欣妤/綜合外電報導

每年10月開始為南極洲夏季,也是來自數十國研究團隊的「南極研究旺季」,但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英國南極勘測局(BAS)等單位,都宣布延後或縮減田野研究計畫,使南極研究成為疫情下另類受害者,直接影響人類對全球氣候變遷的了解。

包括南極冰川消融、溫度變化等研究,對了解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情況至關重要,南極大陸原有約40個永久研究基地,在每年10月至隔年2月的南極研究旺季中,各基地的冬夏兩季研究人員會在正式交接前齊聚一堂,利用充足人力進行更廣泛研究與建設。但「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報導,受疫情影響,英國南極勘測局(BAS)已縮減今年研究規模,多數國家研究團隊也推遲計畫,僅派遣必要換班人員赴南極洲。

儘管南極是目前全球唯一未出現新冠肺炎的地區,但疫情導致國際航班大減,使前往南極的交通更加不便,加上研究環境難以避免疾病傳播,且一旦研究人員生病,醫療後勤將成一大難題;諸多原因導致今年各國大多不願派人員赴南極展開研究,僅保留部分自動蒐集數據的基地運作。

然而,南極研究基地的運作能源,仍須船隻運輸補給,目前無法確保該地後續燃料運補問題。此外,儘管部分科學家成功抵達南極展開研究,計畫結束後的人員隔離也是一大難題,且隔離期結束後,科學家還必須「排隊」等待交通工具返回母國,使疫情下的南極研究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目前,包含南極最大規模田野研究之一、由英、美研究團隊合作的「思韋茨冰川」觀測計畫已受影響,今年研究員數量大幅減少,還有數個計畫則預計延遲一年展開,此舉將導致人類無法及時觀察南極洲生態變化,降低對地球樣貌的了解,甚至喪失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警覺。

南極研究受疫情影響難以進行,各國不願研究團隊暴露新冠肺炎風險下。圖為「思韋茨冰川」觀測人員。(取自BAS臉書)

在人員難以進入南極洲的情況下,基地運作的能源也成為一大問題。(取自BAS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