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輕轉重症 缺營養體弱都可能

很多人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的經歷,但症狀輕重各不相同。有些人短則三五天就恢復正常,有些人則長達一兩個月難以康復,也有人在感染過程中,由開始的輕症迅速轉化為重症,原因究竟在哪裡。

華人朋友圈中最近轉發一則中國新冠醫療專家張文宏的視頻,他指出,輕症轉重症的主要原因是營養極度缺乏,因此要保證充分的營養,就有足夠能量產生抗體。張文宏同時提到,感染病毒後的第七天至第十天是最嚴重的時候,此時身體正和病毒進行賽跑,能否產生抗體,主要就靠體內的蛋白質。他建議患者,每天保證充足的牛奶、雞蛋、維生素等,只要熬過十天,基本上就可以戰勝病毒。

對於張文宏的觀點,南加州大學亞凱迪亞醫院(USC Arcadia Hospital) 傳染疾病控制首席醫師江華認為,營養在有病無病時都很重要,免疫抗體的產生與否,不是僅靠病程中的營養來決定,而是平時的生活方式和平衡飲食的積累。他表示,一直保持充足的營養、良好的心態最重要。

江華說,感染病毒後,一部分人由輕症轉為重症,原因很多,並不僅僅局限於抗體產生的不足。在一些有嚴重基礎疾病的人中,感染病毒後引起進一步的器官功能「失代償」而成重症。更有很多重症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機體抗體產生不足,而是人體的免疫出現過度反應,引發對自己身體各種器官,尤其是肺部的失控性炎症損害。

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冠心病,慢性肺病,他們的這些器官因慢性病而功能降低。但在一般情況下,這些器官可以繼續維持基本的生命功能,稱為代償性功能平衡,也就是一種供需平衡;但是一旦被病菌感染後,由於供需平衡失調,或器官如肺臟受到進一步炎症損害,則出現一個失代償狀態,也可稱為器官功能進一步衰竭。

江華:染疫可喝些電解質飲料

中國疫情近來大爆發,不少南加華人的親友都不幸感染,如何居家護理,避免病情惡化?對於普通患者,江華認為,保持每日的液體攝入必不可少,但不要只喝白開水,他建議可以喝一些電解質平衡的飲料。

對於居家護理的高危患者,江華指出,應時刻關注其他併發症,注意血氧飽和度及尿排量,如果尿排量明顯比平時減少,或是尿液顯示濃縮現象,可能表明機體脫水或周邊循環有障礙,造成腎功能失調,這就需要及時補液調整。他還特別提醒慢性肺病或心衰的病人,要了解自己平常的基礎血氧飽和度,才能在感染時準確跟蹤血氧飽和度是否正常,以免過度恐慌。

江華同時提到,對於高齡高危人群,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的,感染後一定要盡早使用特效抗病毒治療,比如「倍拉維」(Paxlovid),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而且使用抗病毒特效藥的關鍵在於早期應用,最佳時段是在感染後的三至五天之內。但對於中國的新冠患者來說,目前獲得特效抗病毒藥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更強大氣河風暴明襲灣區 恐釀最嚴重洪水…只剩今日做準備
盼孩子衣食無憂…前美飛官被爆收7.8萬美元 教中國飛官起降航艦
麥卡錫眾院議長之路選得艱辛 關鍵在個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