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香會:日本重新完善印太地區戰略、中日各抒己見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加坡當地所召開的「香格裡拉對話」,在多國國防層級高級官員於現場熱烈討論後,於6月2日正式落幕。

聚焦印太自由航行

「香格裡拉對話」期間,美日韓三國的國防層級高官花了一小時左右會談。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與韓國國防部長申源湜等三人在會中達成共識,最快將於今年夏天起實施海空以及資安層級上的訓練,其代號名稱將為「自由邊境」。

此外,三國也將進行聯合機上模擬演練,其假定對象區域自然為朝鮮半島與印度太平洋海域,其中如何應對中國突發行為也是預料中的演習項目。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現場防衛省高官提及,往年三國合作都被認為是針對朝鮮半島,但這次明確追加印太地區,也代表未來的假定範圍正式擴大。

木原稔與申源湜也舉辦了日韓兩方國防層級會談,會中也就過去2018年日本巡邏機遭到韓國驅逐艦雷達鎖定一事達成和解,日韓將重修舊好,重啟國防議題交流。《每日新聞》稱,申源湜在結束後突然說了句「大家一起拍手致賀吧!」日方官員也一同回應並拍手,防衛省高官並私下形容,這樣的融洽氣氛「令人相當意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日本、澳洲與韓國也進行首次的三國國防層級高官會談。這三國不僅都是美國的堅強同盟國,先前也對於台灣海峽、南海議題等表達堅定的捍衛賀平立場。本次的會面也象徵印太地區的戰略,不假由美國牽線,而是由這三個亞洲與大洋洲國家自發聯手,更完善印太地區戰略,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對中國國內的表忠?

不過,在香會氣氛融洽歡談之際,也可以看見相當緊張的一幕,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會場上以相當嚴厲的措辭「警告」。當中董軍數度偏離主題,開始一昧地以批評為主,對於台灣問題等表達強烈意見,雖然遭到主持人數度打斷,但是董軍依舊故我,先以申論台灣問題立場為主,表現相當罕見。

現場就有美國學者私下跟《朝日新聞》表示:「這番言論像是說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般似的」。該報並稱董軍之所以如此尖銳地想談論台灣問題,是因為他想先在國際會議上明確表示這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允許其他國家干涉外,該美國學者也感覺這是向國內表示忠心。

中國近三年來頻繁更動國防部長,從2022年的魏鳳和、2023年的李尚福、再到2024年的董軍。一年一次的換人,勢必也讓坐著大位的董軍如坐針氈。透過更強而有力的言語,也意味著未來中國軍隊動向將在國際各種場合上加深其強硬立場。

《朝日新聞》記者於貴賓通道詢問董軍是否會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時,董軍只瞄了他一眼後拂袖而去。

且早在1日的中日國防層級高官會談中,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就已經對中國在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海域、南海等中國海警船隻頻繁出入一事表示「嚴正關切」,而董軍僅稱「雙方防務部門應該付出努力,將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體現到具體政策和行動中」,雙方並未達成任何實質上的合作。

狂發狠話以保護自己?

不單只是董軍,近來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在日本也出現不少「戰狼」發言。包括在座談會上稱「如果日本將自己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日本民眾將被帶入火坑」的「火坑說」,引發日本外務省大動作抗議。

當時在現場參加的不具名人士也私下跟該報稱「這是相當不妙的發言」。回想2023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45周年之際,當時的吳江浩談及以後的中日關係時,依舊風度翩翩、態度相當正面與肯定。只是時隔一年之後,整個發言風格突然出現轉變。

然而,吳江浩作為中國外交部內俗稱「日本學校」出身、日文優異且深知日本歷史與禮節,為何會做出此發言?爾後《產經新聞》也對此專文分析,在當前的環境下,所有的外交官都被推上恐嚇友邦的第一線。

該報並採訪前駐澳洲大使、派駐過香港總領事館的山上信吾,山上指出:「中國當前的外交無非都是國內政治的延伸。吳江浩的言論只是反映出與其改善中日關係,但目前隨著這風向抨擊日本是最好的方式罷了」。某種程度上也是種明哲保身,以這種戰狼態度來作出保守回應。

該報認為,關鍵點依舊是在賴清德就職總統後,中國重新改變對外的戰略。但是與此反面的是,日本在香會與韓國的國防爭議盡釋前嫌後、又與澳洲等達成新的合作,逐漸完善了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戰略。而中國則是高聲反彈之於,並未與日、韓、澳甚至菲律賓達成具體共識,中日在國防上的擦槍走火,未來仍是不可避免。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鄭仲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