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李氏王朝」落幕 新總理黃循財的考驗:革新與守舊

黃循財罕見承諾將為非自願失業的員工推出一項臨時財務支援方案,這是新加坡政府政策的重大轉變。(圖片來源/Lawrence Wong FB)

新加坡即將迎來20年來第一位新總理:黃循財,眼前他正面臨變革和延續前任政策的考驗,分析認為出身草根的他將「聆聽」更多不同的聲音,也會有所變革。

特別是他主張建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來解決貧富不均和社會流動性僵固的問題。他罕見承諾將為非自願失業的員工推出一項臨時財務支援方案,這是政府政策的重大轉變。

黃循財可能首次推出失業金政策

《日經亞洲評論》5月14日報導,新加坡傳統上拒絕引入失業金福利,而是選擇採用獎勵企業就業和提高薪資,以促進失業的員工自力更生。有人認為,失業救濟金降低失業人士尋找新工作的動力,導致他們故意花更長的時間去尋找新工作。

但是自2023年以來,黃循財表示,鑑於經濟變化和震盪速度加快,政府已經「修正和更新」先前的想法。雖然新加坡保持低失業率,但是新總理指出,人工智慧等技術進步很容易擾亂企業,使現有工作變得更加過時。

72歲的李顯龍在掌政長達20年之後,將於本周三(5月15日)卸去新加坡總理職務,這將標誌星國「李氏王朝」時代的結束。

51歲的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將宣誓接任總理,成為第一位在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出生的元首,也是新加坡獨立59年史上的第4位元首,跟前3位總理一樣,黃循財也是人民行動黨(PAP)的成員。

黃循財除承接前總理各自留下政治遺產,黃需要另闢自己的道路,以達到國民更高的期望,包括經濟、社會保障、外交等領域。

新加坡國會大選最早可能在今年舉行

新總理強調:「每一位元首都必須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以適應當時社會的環境和需求」,如果他像前任那樣執政那麼長時間,他有機會在未來許多年裡實現政策目標。

《半島電視台》報導預測,這個有600萬人口的城邦國家已準備好舉行國會大選,觀察家預期,大選最早可能在今年舉行,但新總理黃循財政府的任期到2025年才會屆滿。

在2020年的上一次選舉中,人民行動黨贏得超過61%的選票,在98個席位的議會中,只輸掉10席給反對派工人黨,仍占絕對多數,但考慮到工人黨在前一次大選只拿6席,2020年大選多了4席,表現相當出色。

如今,人民行動黨賭注更大了,傳統上新總理通常會得到選民強大授權,但著更多選民要求越來越高,黃循財眼前的任務是維持人民行動黨的主導地位,在治理方面保持優勢發言權,但也希望避免前政府的事事干預策略和家長式政治。

新總理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生活成本快速上升、人口老齡化、經濟放緩和移民、低迷的出生率,人民行動黨也因罕見的部會首長腐敗醜聞,受到震動。此外,黃循財必須應對中美競爭,因為這個小島同時是兩個超級大國的重要盟友。

黃循財出身普通家庭,非政治世家

黃循財不同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之子李顯龍,並非出生政治世家,而李顯龍從2004年8月起出任總理長達20年。

也不同於許多人民行動黨同僚,黃循財不是就讀星國的最頂尖大學。他出身平凡,出生於新加坡東部,海南人後裔的他從小和家人住在馬林百列的社會住宅,父親是一名銷售主管,母親是他小學的一名教師。

他靠申請政府獎學金赴美國攻讀大學,回新加坡後,他1997年開始任職官僚體系,最初在貿易和工業部擔任經濟學家,直到2011年才進入政壇,當年他首次當選國會議員。

2022年4月,性格溫和的黃循財被同行選為「4G」(新加坡政治術語:第4代領袖),接棒72歲的李顯龍,原因是黃循財在武漢肺炎大流行期間作為政府多部會的防疫工作組聯合主席,開始嶄露頭角,知名度大幅提高,得到同級部長的認可,2個月後,他升任副總理。

在疫情期間,黃循財在電視記者會上熟練回答外國媒體提出的問題。對於一個在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排名中表現不佳的國家來說,黃循財經常嫻熟回答記者問題,是相當罕見的,新加坡今年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新聞自由排名第126位。

黃循財被視為技術官僚,個性友善且平易近人

政治評論員認為,擔任公職20年的黃循財被視為技術官僚,個性友善且平易近人,他應對疫情危機的工作表現出色,因此被各界認可有執政能力。

但是即將出任總理的他有一項艱鉅的任務:要迅速證明自己確實是能夠實現政策目標的合適人選。

從歷史上看,新加坡總理的接班過程一直是按部就班,法定繼承人很早就宣布並經過多年的準備,累積良好的治理記錄。

但是黃循財只擔任2年副總理,而星國第2任總理吳作棟現年82歲,曾在李光耀手下擔任副總理5年,而李顯龍曾經擔任吳作棟的副總理14年。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 Michael Barr 向《日經亞洲》表示:「如果沒有上一代領袖的指導和牽制,新總理的過渡期將存在未知因素」。

李顯龍卸任後會出任國務資政

黃循財建議,應該以更具協商性質的方式進行集體領導,他去年11月在黨代表大會上表示:「我不會一開始就假設我知道一切或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因為我當然不知道所有事情。」

「相反地,我更願意從傾聽開始,聽取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並對不同的想法保持開放的態度。」黃循財接著說明。

周一宣布的內閣首長顯示,多數部會部長都被留任,強調過渡期間的穩定性,李顯龍卸任後會出任國務資政,就像李光耀和吳作棟下台後所做的那樣,從旁輔助這位年輕的新領導人。

在前3任總理中,新加坡透過吸引大量外國投資和建立出口驅動型經濟,成為世界上前幾名富有的經濟體,無論政治體制與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融入多邊貿易網路一直是這個城邦國家的策略。

黃循財將遵循前任設定的經濟政策道路,並盡可能保持國家開放。「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依賴貿易和投資的自由流動以及一套共同的規則,作為我們生存的命脈。」黃循財去年在接受日經亞洲書面採訪時表示。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開發金控號召員工為環境永續而走 CDF Walker健走競賽參與人數創新高 減碳11.7萬公斤
陳其邁「破繭而出」走自己的路 扁系、英系、賴系都沒關係
柯文哲直球對決北士科案稱「未採新壽意見」 簡舒培用「三大事實」反批謊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