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虎頭埤蟋蟀館閉館整修明年底重啟開放 老照片展移師新化公會堂

南市新化虎頭埤蟋蟀館閉館整修,明年底重啟開放,老照片展移師新化公會堂展出。(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新化虎頭埤蟋蟀館閉館整修,明年底重啟開放,老照片展移師新化公會堂展出。(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新化虎頭埤蟋蟀館閉館整修,明年底重啟開放,老照片展移師新化公會堂展出。(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所屬新化虎頭埤風景區內有台灣第一座蟋蟀生態館,因應工程改建,蟋蟀館自即日起閉館整修,工期預計一年,原有的老照片展將移至新化公會堂繼續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市長黃偉哲表示,虎頭埤蟋蟀館自民國65年開館到迄今,館舍老舊,經向交通部觀光局提出觀光前瞻及體驗觀光二項競爭型計畫,取得虎頭埤蟋蟀館規劃設計補助,總經費近4千萬元,包括優化展示區、養殖空間、廁所及導覽解說規劃設計,即日起開始進行下一期工程修建,加上東側南側佈設全新點狀遊憩服務設施,透過生態步道彼此串聯,打造成親子共遊綠色生態環教場域。

觀光旅遊局局長林國華說,鬥蟋蟀比賽是新化在地的傳統休閒活動,其中以豐榮社區的鬥蟋蟀比賽更是遠近馳名,有昆蟲界奧林匹克美稱,新化街頭時常可見蟋蟀造型的公共造景,包含路燈、電箱、花台等,到新化旅遊,一定要認識新化的吉祥物「黃斑黑蟋蟀」,正新國小及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每年皆會舉辦鬥蟋蟀文化活動,期望讓這項傳統能延續下去。

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主任陳宏田指出,蟋蟀館內的老照片展,年代從日本時代到1990年代,有風景照、人物照、家庭親友及學生郊遊合照皆有,共同見證虎頭埤風景區近百年來各階段歷史變化,特別是吊橋部分,可發現日本時代簡易的鐵線橋、1953年國民政府剛來時曾修建的第二代吊橋,襯底風景區各年代背景,有著許多人的共同歷史回憶,目前因應蟋蟀館整修移至新化公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