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逗蟋蟀 大人憶童年、小孩鮮體驗

新化區豐榮里舉辦「逗」蟋蟀民俗文化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新化區豐榮里舉辦「逗」蟋蟀民俗文化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為延續地方傳統民俗文化「鬥蟋蟀」,新化區豐榮里辦公處結合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正新國小,一日舉辦「逗蟋蟀相揪逗陣來」文化活動,社區親子參與熱烈,大人回味童年,小孩感受新鮮,在遊戲中充實假日生活樂趣。

豐榮里及社區從七十年代開始,每年在保生大帝廟前廣場舉辦鬥蟋蟀活動,連續辦理二十多屆,成為社區重要的民俗活動;蟋蟀除了是社區的重要象徵,更被公所定為新化的吉祥物,與新化三寶產物結合。

正新國小則從民國八十八年開始發展「逗蟋蟀鄉土本位課程」,在「蟋蟀博士」謝爵安指導下,開始養殖、觀察蟋蟀,將逗蟋蟀課程定位為向大自然學習,教導學生從自然科學、人文素養、兩性社會互動、藝術與語文學習領域、孕育學生豐富情感與情操。

近幾年來,「鬥」蟋蟀活動較式微,豐榮里長蔡素貞上任後,為延續地方特色,發起恢復鬥蟋蟀文化活動,並將活動定位在「逗」蟋蟀,有鬥蟋蟀表演賽,以及生態解說、闖關活動、蟋蟀競走等。

活動一日在正新國小風雨球場舉行,有生態解說、闖關活動、蟋蟀競走、節能減碳宣導等,社區親子參與踴躍,大人回味童年時光,小孩體驗新鮮趣味,大家玩得相當盡興,既能延續傳統民俗文化,也能增進親子情感,並凝聚社區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