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代表台灣 出席ICLEI世界大會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代表台灣、以東亞區執行委員身分,出席地方政府環境永續發展理事會(簡稱ICLEI)18至21日於巴西聖保羅市召開的ICLEI世界大會,簽署「2024-2030聖保羅行動策略」,並向各城市分享「永續新北」的氣候調適與淨零韌性經驗,透過智慧防災、透水保水與都市核心降溫等多元策略增加城市韌性。

ICLEI是目前地方政府與聯合國合作中最有規模的城市層級組織,每3年舉辦1次世界會員大會,「2024 ICLEI世界會員大會」於18日揭幕,首先登場的是ICLEI全球執委會,劉和然以東亞區執委身分與全球代表,共同確認「2024-2030聖保羅行動策略」,宣示未來城市發展應依循永續、韌性、包容、安全城市及屬於所有人的城市五大承諾,以城市層級共同面對氣候危機等緊急狀況。

劉和然19日出席東亞區執委會議,發表「韌性淨零 永續新北」,分享新北市在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從防災、海綿城市到國土計畫等面向,提升城市韌性。

防災策略上,因應新北市的幅員廣大及地理環境複雜特性,透過「全災型智慧化指揮監控平台(EDP)」,整合預警、監測及EMIS即時災訊功能,提升災害搶救效能;在打造海綿城市方面,以「透水保水自治條例」為政策治理基礎,在易積淹水區域周遭,推動校園透保水示範工程,當面臨強降雨時,先將降雨留存在地下儲水槽,後續再由雨水下水道排出,有效削減洪峰量。

在國土規畫層面,盤點現行政策及氣候變遷風險,規畫具有調適能力的國土計畫,並以「永續城鄉」思維,同時考量貫穿大台北地區的淡水河系,打造綠色微笑曲線,強化藍綠廊帶鏈結及都市核心降溫,從不同面向多元齊下增加城市韌性、強化城市韌性。

劉和然表示,新北市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縣市,轄下包含了多樣的城市及鄉村風貌,不僅是台灣的縮影,新北經驗也適合以模組化的概念,作為其他城市發展的參考。

環保局說明,新北市積極面對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工作,2022年發布「新北市2050淨零路徑暨氣候行動白皮書」,未來也將持續為符合國際趨勢的環境事務做出貢獻,並願與ICLEI會員城市分享新北市的成功案例,共同推動氣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