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再增27處科技執法7/1上路 AI自動辨識!不禮讓行人也照抓

【記者曾佳俊/新北報導】新北警篩選易肇事及易違規路口,建置27處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其中有16處點位取締「不停讓行人」行為,採用AI人工智慧進行影像分析,自動辨識違規行為,規劃於7月1日正式執法,而下半年10月底將再公布35處科技執法地點。交大分析執法成效,2023年事故月均數較2022年下降近60件,平均1天減少2起車禍發生。

新北警表示,本次科技執法規劃於本市板橋區等14個行政區建置科技執法設備,計偵測7大違規(不停讓行人、行駛人行道、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禁行大貨車、違規停車、未保持路口淨空),都是容易致生交通事故、擾亂行車秩序之違規行為。

為維護行人安全,112年6月30日施行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駕駛「不停讓行人」可處最高新臺幣6,000元罰緩外,另外還要違規記點3點(註:行政院已經公布自113年6月30日起逕行舉發各項違規〔含科技執法〕不再記點)及道安講習3小時;若因不停讓行人而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7,200元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致人受傷者,吊扣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對當事人影響甚鉅,不可不慎;而新北警建置之27處科技執法地點中,有16處點位取締「不停讓行人」行為,以保障行人安全。

本局前於111年12日1日上線16處科技執法,113年月平均取締件數5,582件,較111年啟用期間(2萬1,427件)減少1萬5,845件,113年月平均交通事故件數69件,較111年度(128件)減少59件;新北警強調,科技執法以防制違規肇事、改善行車秩序為目的,非以取締為主要目標,建置27處科技執法設備,在都會區重要路口設置,

另外,此次科技執法地點前於6月4日公告,提早宣導,期駕駛人先行改正違規行為,勿搶快,或以為沒看到警察就不遵守交通規則,提醒民眾開車上路多一些耐心,確實遵守用路規則,禮讓行人優先通行,達到「尊重路權,你我安全」的目標,共同維護新北交通安全。

警方公布的科技執法地點。警方提供
警方公布的科技執法地點。警方提供

【看原文連結】

更多壹蘋新聞網報導
不讓座就斥責!引發高捷車廂乘客互毆 警方以強制罪將圍毆者送辦
狂男開車上國道「放雙手吃麵」 女友伸手幫握方向盤!網譙:87情侶
PGO水冷旗艦TIG冠軍版正式上市 12.95萬元全台限24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