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十三行與藝術家劉柏村合作打造跨越千年鋼鐵宇宙

具有神秘感的展場氛圍。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具有神秘感的展場氛圍。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頭殼newtalk] 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考古遺址,是台灣首次發現煉鐵遺跡的遺址,在台灣人類發展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藝術家劉柏村合作打造「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從十三行的遠古記憶出發,以藝術家的鋼鐵冶鑄創作為內容,從美學的視角重新凝視「冶煉」,並投射了藝術家對於「考古遺址」的未來想像。

十三行博物館長柏麗梅表示,為營造出跨越千年的考古發掘與煉鐵工作現場感,劉柏村特地在展場地面鋪上大量「金鋼砂」,呼應史前人自海灘取得煉鐵資源的概念,與過去一系列以「金剛」命名的展品。整體空間呈現暗黑、多層次、具有神秘感的氛圍,搭配幾組重量級巨型展件,包括結合繽紛多彩霓虹燈的「鋼鐵之上」,運用動力機械的「隕石群」以及由成百上千個「小金剛」堆疊成的山林。讓人一踏進展場,感覺就像是走入了史前、當代與未來文明交織而成的奇幻宇宙。

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即日起至112年2月12日在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廳展出, 10月22日及11月19日下午2時至4時,劉柏村將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大視聽室舉行專題論壇,主題分別為「考古與冶煉,物質與物件的媒介語言」與「歷史考古,今昔與未來的藝術探索」,與談陣容堅強,包括台藝大雕塑學系教授劉俊蘭、南藝大藝術史學系教授許遠達、北藝大美術學院教授張乃文、知名策展人王焜生等,論壇免費入場,不須事先報名,並提供線上直播服務。

劉柏村表示,「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是一場考古與當代藝術的對話,不僅是跨越時空的對話,更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對話,邀請大家在「當代」的藝術創作中,感受「冶煉」的過去與未來。更多資訊請至十三行官網或臉書粉專查詢。

更多新頭殼報導
舊衣變寶藏 新北環保局攜手板橋小遠百23日回收快閃
巧連莊!新北議員號次抽籤 林金結:又抽到14號

由小金剛堆疊而成的鋼鐵山林。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由小金剛堆疊而成的鋼鐵山林。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利用動力機械的作品-隕石群。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利用動力機械的作品-隕石群。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