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國中生案太衝擊 法律人「自我懷疑」認了:不覺得有教化空間

有法律系學生坦言,此次新北國中生殺害同學的案件,讓他對自身所學開始產生懷疑。(示意圖/達志影像)
有法律系學生坦言,此次新北國中生殺害同學的案件,讓他對自身所學開始產生懷疑。(示意圖/達志影像)

國中生持彈簧刀殺害同學的案件,引起各界開始關注少年犯罪的相關細節,有法律系學生就坦承,這次的事件他完全不認為加害人有可教化空間,對自己的所學內容開始產生懷疑,「我也想理性,但我始終有種跨不過去的感覺,真的是懷疑自己到心情很差⋯⋯」

一名就讀輔大法律系網友昨(28)日在「Dcard」表示,身邊同學對這件事的討論大多較為理智,偏向於少年事件屬於可教化,減刑只是合乎法理而已,但他認為此案加害者前科累累,甚至還囂張PO文,「我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可教化的空間,之後出來塗銷前科,甚至造成社會不安跟危險」。

原PO坦承,若此次的案件發生在自己的同學、小孩身上,甚至自己就是受害者,完全無法想像家人會有多崩潰,心中只會想為什麼判的這麼輕,「我也因此開始懷疑我學的是正確嗎?還是我有沒學好的地方。我知道大部分法律人是理性的,我也想理性,但我始終有種跨不過去的感覺,真的是懷疑自己到心情很差⋯⋯」

其他人則說「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出了事就把法律當全能,今天會這樣更多是政策制定者(立法)跟實行者(行政)的問題」、「我倒覺得有所懷疑反而是好事,法律有它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始終處於法的實然面,希望朝著法的應然面走,即使知道永遠沒有抵達的時候,也希望能更靠近它一點」、「誰說覺得可教化要減刑就是理性的?在我看來,遇到重大刑案就普世人權掛嘴邊的,跟唯一死刑半斤八兩,只是天秤的兩端而已」、「從來沒有懷疑過,因為我學法律到現在還是支持殺人償命,毋需教化」、「可以研究少年法,冷門但非常有趣,而且在充分的理論基礎下,想法又會有所不同」。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大學退場 博士老師到中小學代課
國中生割頸案呱吉建議「打給天道盟」 小商人直球回:剛剛打了
不想繳高額遺產稅有撇步 國稅局「2招」節稅逾百萬 1情況免列財產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