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忠孝國中新校舍啟用 500歲古木化身校園藝術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1日電)新北忠孝國中興建校舍時挖掘出土的古木,化身為等待教育奮發成人的沉睡學子;創作者賴永興今天表示,這件校園公共藝術,強化腐朽掏空的樹洞後,成為犯錯學生沉思自省空間。

新北市忠孝國中今天舉辦校舍改建啟用典禮,自民國107年暑假動工至今,將原先老舊、氯離子含量高及防震係數不佳的老舊校舍,分2階段改建完成。

工程於108年7月在地下約10公尺深,挖出長逾10公尺、胸徑約3公尺的巨大古木。市府農業局派員到場辨識,屬較常見的楠木類木材。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詹明勳當時取樣鑑定,經檢測樹齡約為450歲至500歲,因深埋地底已久,有部分碳化。

新北各地工程都曾挖出古木,專家學者會勘時曾認為,古代海水自淡水河關渡注入,淹沒台北盆地形成廣闊的「台北鹹水湖」,「台北古森林」經長久演變及泥沙掩埋,形成零星散佈的「化石森林」,位置約在地下8至10公尺地層處。

教育局今天說,校方透過創藝保存古木,共同見證學校歷史與展望未來,也有助於民眾瞭解板橋後埔地區歷史變遷,可作為學校發展歷史教材。

校方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主任賴永興指導,並參與親師生藝術創作。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身為木雕創作者,難得有這樣大的木材素材,並在大榕樹下搭帳棚發揮創意。

賴永興說,巨大古木歷史悠久,創作前會心存畏懼先觀察,思考如何永久保存。校園是國中生成長學習處,故其作品「自刻像140」有上下2個臉譜,上半部為小孩睜開眼睛的豐潤臉頰,下半部為成年人沉睡的消瘦人臉,呈現顛倒之姿。

「小孩子是沉睡的大人,希望在校園好好玩耍成長」,賴永興說,盼孩子將來長成有用的人。順著成長的姿態,樹根在上有再生之感;樹幹內部已中空腐朽,經鋼筋強固後,成為學生自省、沉思的空間。陽光灑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忠孝國中校長陳秀標表示,校舍改建5棟建築,包含62間教室、活動中心、自立廚房、幼兒園、地下停車場及多功能運動場。

市長侯友宜前往視察校園,並感謝市議員支持預算,學校親師生共同維護安全,一起打造優質安全知識學園,及共創鄰里共融園地。(編輯:方沛清)1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