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新住民托育人員輔導專班 熱烈

顧惠珍老師提醒學員為嬰兒洗澡時要將脖子、屁股溝縐摺處清洗乾淨。(圖:新北社會局提供)
顧惠珍老師提醒學員為嬰兒洗澡時要將脖子、屁股溝縐摺處清洗乾淨。(圖:新北社會局提供)

▲顧惠珍老師提醒學員為嬰兒洗澡時要將脖子、屁股溝縐摺處清洗乾淨。(圖:新北社會局提供)

為增強新住民職場競爭力,培力托育人員,新北社會局委由生命小鬥士愛心協會,在三重新住民中心辦理「新住民托育人員輔導專班」,給予134小時保母專業訓練課程,新住民結訓後即具有居家托育人員資格,再通過考試取得證照,即能進入私立或公立托嬰中心擔任托育人員,薪資3萬元以上。

來自韓國的金志奈,嫁來新北二年多,她的先生從事室內裝修,已育有一名一歲七個月的女娃,肚子裡還有八個月的男胎,她報名參訓,一方面想加強自己照顧嬰幼兒的能力,另方面想說將來有機會擔任保母工作。家住蘆洲的印尼籍新住民陳優妮,她的小孩已六歲,她和老公計畫生第二胎,盼學習專業的育兒技巧,未來擔任居家保母,同為印尼籍林向宜則抱定考取證照的決心,希望能進入公托中心服務。

「新住民托育人員輔導專班」專案負責人謝明真,為生命小鬥士愛心協會前任理事長,她表示,原衛福部社家署規範的托育人員課程只有一百二十六小時,包含嬰幼兒的情緒認識及處理、遊戲與活動設計、營養與膳食設計等,但新北要求增加八小時的嬰幼兒照護技術課程,變成一百三十四小時,同時為使每位學員都能專心上課,協會出動工作人員借用教室幫忙照顧新住民的十一位小孩。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依據CEDAW公約精神,落實SDGs「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市府舉辦新住民保母專班,原預定招生二十名新住民,聘請專家老師幫忙上課、訓練,反應熱烈,共有二十六名參訓,顯見保母課程深受新住民姊妹喜愛,完成一百三十四小時課程訓練後,也協助輔導考照,讓新住民藉此就業,翻轉經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