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金山漁村蹦火仔電光文化體驗 跨校推動海洋教育

乙炔(電石+水)點火操作體驗課程
乙炔(電石+水)點火操作體驗課程
蹦火沙畫DIY課程
蹦火沙畫DIY課程
探訪魚路古道起點
探訪魚路古道起點
孩子們挑扁擔體驗運送魚貨
孩子們挑扁擔體驗運送魚貨

新北市金美國小結合在地行動與社區共學理念,攜手中角國小辦理跨校交流海洋特色課程,一同至金山區磺港進行海洋教育活動「金山蹦火仔漁村」文化體驗,透過課程活動,讓師生瞭解金山早期漁港的捕魚法及魚路古道的重要性,體驗在地特色文化資產的延續與轉型,實踐新世代環境教育政策推動計畫。

 

蹦火仔是金山區珍貴的百年文化活動,這種特殊的捕魚方式源自於北海岸原住民巴賽族古老的捕魚技法,學名稱為「焚寄抄網漁業」,漁民在夜間持火炬誘捕魚群,因為點燃火炬的瞬間,會產生「蹦」的巨響,吸引成千上萬趨光性強的青鱗魚飛躍海面,落入漁網之中,在海面上此起彼落地點燃火光而留下的情景。

 

金美國小校長邱華璋表示,藉由教育活動將傳統文化延續,並用更新穎的方式呈現在眾人面前,引導孩子們以實際行動參與社區傳統文化,也能更理解先民的智慧及過往生活。富吉268號火長簡士凱則表示,透過學校活動讓更多在地孩童認識家鄉文化,課程從最初的校園解說,延展至漁村親身體驗,並藉由DIY手作課程,讓小朋友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祖輩如何透過智慧在不發達的社會裡討生活,相信對孩子們來說是很棒的學習。

 

金美國小三年級施伯諺同學分享,實際參與蹦火漁村文化體驗後,覺得十分有趣,雖然生長在漁港附近,但卻不曾體驗及看過蹦火仔,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電石示範演練,以及透過手做沙畫創作獨特的蹦火仔漁船,非常歡迎大家一起來金山體驗蹦火仔的樂趣。中角國小黃韻潔老師回饋,探訪魚路古道過程,認識了部分海濱植物的特性,並瞭解早期漁民為了生計,夜晚走魚路古道翻過陽明山,將漁貨運至士林、大稻埕做買賣的歷程,實地踏查後更能體會早期磺港居民的艱困生活,走在步道上更添不同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