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國際交流 土庫國小 公館國中 龍門國小得到菲律賓、新加坡、帛琉等肯定

新南向國際交流深入各國中小,例如雲林縣土庫國小5月與菲律賓阿布約南部中央學校合作,苗栗縣公館國中則與新加坡維多利亞姊妹校實體互訪,連離島澎湖縣龍門國小雖然位處離島,在國際交流中已經深耕多年,得到帛琉、馬來西亞、美國等外國師生的肯定。教育部推動學校國際化,共有99所學校獲得補助。

為營造中小學國際化環境,教育部國教署推動學校國際化,推動國中小學校透過姊妹校互訪、融入英語教學,教育部今(19)日指出,112學年度共有99校獲得補助,鼓勵全台更多學校加入。其中,花蓮宜昌國中已經赴印度全英文交流,此外,即便位處離島,澎湖馬公國中、龍門國小也已與帛琉共和國柯羅(Koror)小學簽署合作協議,建構國際化校園。

為推動我國2030雙語家園,除了校園師資培訓,不少非六都區域學校也透過網路與各國學校締結姐妹校,共享資源來促進國際化交流,並在教育部的協助下能推動兩校互訪,讓非都會區學校資源更均衡。教育部自112學年起推動為期4年「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投入1.35億元經費,幫各地方政府將設置國際教育中心,偏鄉或特定計畫之學校更會特別給予協助,並設立中小學國際教育交流聯盟,與各縣市政府國際教育中心合作,全面推展國際教育。

4月,在我國教育部邀請及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的協助下,花蓮縣宜昌國中師生團11人,與印度首都新德里拉姆賈斯國際學校(Ramjas International School)教育交流,雙方學校就各自辦理的國際教育與SDGs議題進行意見討論及課程交流,8位宜昌國中同學住進接待家庭,充分體驗與感受印度文化與生活節奏。

國中小學校進行國際化交流已小有成就,花蓮宜昌國中在教育部以及校方的合作下,與印度首都新德里拉姆賈斯國際學校(Ramjas International School)教育交流,8位宜昌國中同學住進接待家庭,體驗印度文化與生活節奏,並規劃合作有關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氣候變遷課程,成為台灣第一團赴印度的國中。

雲林縣土庫國小也在5月與菲律賓阿布約南部中央學校(Abuyog South Central School)利用視訊方式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兩校將啟動師生交流計畫,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師生利用視訊方式進行互訪和交流、共同開發雙語教學課程,並配合傳統節慶推動藝術表演和體育競賽在內的各類線上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國學生的文化認同和友誼。

苗栗縣公館國中則與新加坡維多利亞姊妹校實體互訪、自編文本「跨域素讀」及有獎徵答、每月一主題等活動,帶領學生關懷鄉土、社會及世界。以學生為主體推動「國際教育」課程,鏈結「在地國際化」規劃四大主軸課程,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議題,校內舉辦「2023國際週活動」。

特別的是,教育部指出,澎湖縣龍門國小雖然位處離島,在國際交流中已經深耕多年,得到帛琉、馬來西亞、美國等外國師生的肯定,除了建置雙語學園,積極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與教學助理,更申請辦理學校國際化、國際姊妹校、國際學伴等。111學年的應屆畢業生更領到校史第一張雙語畢業證書,教育部期盼龍門的學子都能立足澎湖,胸懷全世界。

對於引入國際資源投入非都會區國中小,國教署表示,歡迎我國中小學踴躍參與「學校國際化」計畫,提升校內國際化程度並豐富親師生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