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會online】林岱樺將關注中小企業轉型、農業升級和雙語教育,更擘劃高雄新藍圖盼發展更上一層樓

國會歷經七屆的資深立委林岱樺在教育及經濟兩大領域歷練多年,過去推動高中職與國營企業的產學合作計畫協助解決企業人力缺口,也讓青年無慮就業問題。展望第11屆任期,她認為中小企業轉型、農業科技升級、推動雙語教育是主要推動方向,而身為高雄人的她,更期盼能在政治生涯中站上更高舞台,結合民間和政府力量,一同為高雄城市國際化而努力。

推動產學合作解決人才缺乏

林岱樺擔任過七屆次立法委員,從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開始做起,而後轉入經濟委員會。林岱樺認為,轉換委員會可以為自己帶來不同的歷練,過程中也開始思考如何結合教育與經濟兩大領域解決人才匱乏問題。

林岱樺認為,教育與經濟領域的結合,可為人才缺乏問題找到解方。因此她在經濟委員會期間,積極推動國營事業與高中職端產學合作計畫。首例由林園的中油石化事業部與林園高中合作,後陸續擴大至小港高中、六龜高中、旗山農工等校,並與中油、台電、台水、中華電信等企業合作。

「學生是人才,而非企業的補充人力。」林岱樺強調,此計畫將企業所需的專業課程融入高中職三年課程中,符合教育部規範,經過三年訓練後的學生將參與國營企業公開考試與社會人士一同競爭,企業端也提供保障名額。

數據顯示,40人班級經過培訓後,約有39人可通過國營企業第一階段筆試。學生也思考後續發展,如果未來升學都有企業補助。林岱樺認為,產學合作的關鍵是導入企業倫理、文化、專業、落實技術人員師徒制精神,才能進入企業發揮專業與協助發展。

中小企業轉型、農業科技升級、推動雙語教育

展望第11屆立法委員任期,林岱樺規劃三個努力方向,包含推動中小企業智慧化轉型、強化節能減碳與永續經營能力、拓展融資管道,是當務之急。同時,也將全力支持農業升級,運用科技提升生產效率。

智慧農業是未來發展趨勢,林岱樺認為,農產生產各環節都應數位化,從作物選種、苗量控管到產品管理,都須建立完整資訊系統,同時中央及地方政府可掌握生產數據,有效連結市場行情、平衡供需狀況,進而降低價格波動對農民的衝擊。

「我們必須透過基因定序,培育適應氣候變遷的優良品種。」林岱樺引述選區漁業例子,因應石斑魚輸中受阻,因此協助在地養殖第二代找尋農業部、數發部資源,當時數發部認為基因定序與數位化結合有前景而合作,運用基因選育技術培植特定品系魚苗,成功拓展東南亞市場,甚至出口飼料,成效顯著。她認為,政府應持續投資育種研究,協助農漁業者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雙語教育方面,林岱樺表示,這是我國邁向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她主張在現階段教育體制中培養學生英文能力,短期內可引進外籍師資與本國教師協同教學,長期則朝本國師資能用英文授課為目標。

不過,她強調,「我不主張在主流課程使用雙語教學,如國文、數理、自然、社會等,而是在家政、藝術、音樂、體育等非主要考試科目使用英文教學,達到生活化的目標。」

此外,林岱樺也關注幼兒園融入英語教學的疑慮。她認為,現行缺乏品質把關,恐在銜接國小教育時,產生學習落差,因此未來將尋求學者專家共同研議英語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並探討後續銜接狀況,以利教學整體規劃。

高雄工業用地吃緊 不排除填海造陸

高雄第四選區範圍包含仁武區、鳥松區、大寮區、及林園區,涵蓋高雄重要工業區的所在地。林岱樺發現,近年企業蠢蠢欲動在高雄投資,但面對新設的工業區已經進駐完成,其他區域工業用地嚴重不足,解決土地不足會是高雄最重要的建設議題之一。

林岱樺分析,台積電在高雄設廠,在陳其邁市長支持下的行政效率相當迅速,讓企業看到高雄政府提供友善環境的決心,因而更願意評估進駐可行性。她說,雖目前區內工業用地幾乎滿員,但高雄整體投資條件仍具優勢。

為吸引更多企業布局,林岱樺認為,除不排除填海造陸增加工業用地外,解決人口遷入後的公園、交通等生活機能建設,同樣刻不容緩。

盼新內閣聆聽民意 更盼高雄躍升國際城市

520新內閣就職部分成員來自於產業界,對此林岱樺表示有三點期許。首先,公司治理與國家治理存在重大差異,政府運作面臨諸多侷限,如人事員額和預算總額限制等,有別於企業的靈活度;其次,必須時刻傾聽民意,了解民怨所在;再者,政府需建立有效機制,將民意上達至政策制定層級。

林岱樺強調,「政策無法百分百完美,關鍵在於能否虛心聆聽民意、聽懂民意,並將其帶回政策的調整機制。」

除了給予新內閣期許,林岱樺對自身的政治發展也希望可以更上一層樓。她認為,高雄人民栽培自己擔任七屆立法委員,這段時間對於地方、中央的的運作也是相對熟捻,對於作為從未離開過高雄的自己來說,希望結合民間力量與政府力量,爭取在高雄市府服務的機會。

林岱樺認為,高雄具備成為國際經濟城市的潛力,在經濟、工商和農業均有基礎,以交通而言,海港就是經濟力,因此許多國產化投資都能以高雄作為基地進行發展。

不過,要實現國際化,原高雄縣市仍有城鄉差距,交通建設勢必重新規劃,以串聯各區域發展,教育和農業環節也都需要與國際接軌,才能帶動整體城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