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宿舍計畫採學校自償、忽視黑數 大學盼2.0改善缺失

 

教育部推動大學宿舍改造,今年8月推出教育部新宿舍計畫2.0將上路,立委范雲召開公聽會,指出第一期計畫仍存在住宿需求黑數、宿舍質量不足卻因補助不夠無力改善等問題,希望教育部在第二期計畫中能補上缺失,落實學生的居住正義。

 

 

教育部推動大學新宿舍計畫,但審計部、監察院的報告都指出新宿舍計畫執行成效不佳,預算執行率僅達3成,在新宿舍計畫2.0公聽會上,出席的學校、學生及民間團體的代表,紛紛指出希望改進的缺失。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三峽校區會長邱奕翔指出,上個月學校未與學生討論就突然終止宿舍整修計畫、強制學生搬遷宿舍,背後原因就是教育部要求學校宿舍要自償,又缺乏誘因,因此學校撒手不幹。台學聯理事長翁歆媃表示,要求學校自償,也可能使學校轉嫁提高學生住宿費。出席公聽會的北大、成大、東吳校方,也認同第一期新宿舍計畫給學校的業務及經費支持非常有限,加上自償的規劃方式,使得學校先期規劃、提出申請、實際新建改建都有重重困難,希望教育部能多補貼。

 

對此教育部高教司代理司長梁學政表示,新宿舍計畫2.0提升補助額度,整修宿舍每床補助從4.2萬元提高到5.2萬元,改建宿舍則從每床補助8.4萬元增加為10.4萬元,同時利息補貼從目前的20年延長到30年。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指出,興建及修建宿舍應該是對學生居住權的投資,不應以自償為前提,教育部應該給學校合理經費支持。此外,他也提出要重視宿舍黑數的問題,因為許多學校內規要求學生只有大一才能申請宿舍,且同縣市也不能提出申請,但不代表學生沒有住宿需求,因此這些隱藏的黑數,都是要重視的。

 

崔媽媽基金會則指出,新宿舍計畫將社宅包租代管當作策略之一,卻是由學校經營,忽視學校專業與人力不足,教育部應編列專門經費支持大學與業者合作包租代管,開拓合適學生承租的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