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靜思堂會客室 溫馨晨光時間

上人行腳,今天上午在新店靜思堂溫馨座談,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分享,在佛陀證道地菩提迦耶,救助一位被火紋身、家境清寒的孩子,幫助她重建整形,也鼓舞了酗酒不工作的孩子父親擔任志工。靜思精舍德格法師勉勵,上人弟子們,不但行在菩薩道,更是福慧雙修。

佛陀證道之處,印度菩提迦耶,許多貧民住在茅草、牛糞搭建而成的屋子,火災頻傳。2021年,一位出生12天的 女嬰,臉和手被火紋身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熊士民:「(嘴巴)沒辦法合起來,吃東西喝東西都會漏出來,她的右手幾個手指都黏成一團。」

幼小生命,漫漫人生路,如何學習、成長?慈濟人雪中送炭。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熊士民:「醫生告知,透過植皮手術,嘴巴可以閉合,可以吃東西了,不會漏出來。媽媽聽到有救了,熱淚盈眶。」

手術分階段進行中,但慈濟人要重建的,是整個家庭。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熊士民:「爸爸在家裡都酗酒喝酒,不出來不工作,因為慈濟人走入,爸爸也改變了。」

愛的鼓勵,讓女童父親振作,擔任志工掃街;孩子植皮、整形順利,第一次走出家門和姊姊玩耍,留下這輩子難得的笑容,背後付出的,包括當地和星馬地區的慈濟志工。

靜思精舍 德格法師:「這個手語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這些在台上的年輕人,都是我們的慈青學長。」

新加坡慈濟志業,發展醫療和教育,深獲肯定。

靜思精舍 德格法師:「在新加坡有14個志業體,包括醫療、教育,上人怎麼說,他們(志工)就怎麼做,因為慈濟人的無私付出,讓(新加坡)政府肯定。」

醫療、教育志業,要做不難,但做到細膩,才是精髓。

慈濟人文志業傳播長 蕭毅君:「(心導管檢查從)右手動脈進去,但是一直進不去,導管只要一碰進去,血管就收縮,最後沒辦法,後來就換成用腳,從腳的動脈進去。」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 張恆嘉:「醫生的立場來看,從手做,比較困難,如果你(醫師)都一直從腳做,其實就醫院的醫院收入立場,還有導管室的運作,還有醫生的速度來,其實從腳做,對醫院是(有利,但病人術後辛苦)。」

以病人為本,蒼生為念,惜福、造福。

靜思精舍 德格法師:「慈濟的醫療人文,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所有在慈濟世界的每一個(上人)弟子,都是這麼有福報,而且不只行在菩薩道,還是福慧雙修。」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濟精選│1985年慈濟世界廣播開播
今越晚越冷 全台有感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