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米雕國寶謝源張 細數中元祭看桌文化

米雕大師謝源張希望把米雕藝術和鷄籠中元祭傳承下來,讓民眾不僅知道有這樣的民俗,而且知道它的內涵與文化傳承。(張志康攝)
米雕大師謝源張希望把米雕藝術和鷄籠中元祭傳承下來,讓民眾不僅知道有這樣的民俗,而且知道它的內涵與文化傳承。(張志康攝)
謝源張近來的米雕創作,脫離傳統的「麵粉尪仔」,昇華為藝術。(張志康攝)
謝源張近來的米雕創作,脫離傳統的「麵粉尪仔」,昇華為藝術。(張志康攝)
謝源張近來的米雕創作,脫離傳統的「麵粉尪仔」,昇華為藝術。(張志康攝)
謝源張近來的米雕創作,脫離傳統的「麵粉尪仔」,昇華為藝術。(張志康攝)
謝源張中元米雕封神榜,眾神唯妙唯肖。(本報資料照片)
謝源張中元米雕封神榜,眾神唯妙唯肖。(本報資料照片)

總鋪師的長子,長大了以後成為基隆知名的畫師,謝源張到了39歲那年,突然驚覺愈來愈少人知道米雕藝術、中元祭歷史、看桌文化,於是在公餘全心投入米雕與中元祭的藝術文化傳承,成為國寶級的米雕大師,更是推動鷄籠中元祭成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推手。

每次演講、上課或被問到什麼是米雕?謝源張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所謂的「米雕」就是一般俗稱的「捏麵人」,台語又叫做「麵粉尪仔」,在大陸沿海叫做「江米人」,雖然名稱不同,內容及做法大同小異,但一樣都是米雕。他說,總有人會「望文生義」以為米雕是毫芒雕刻,其實兩者截然不同。

對大多數人來說,談到「捏麵人」,就會想起在古早年代專門做給小朋友賞玩的玩偶。謝源張表示,在基隆,米雕最主要的應用是已經傳承169年的鷄籠中元祭。在中元祭的主普金松宴中,會大量採用米雕製作「看生」、「看桌」,款待各方的老大公。

捏麵拜先祖 緣起三國

謝源張解釋,米雕的緣起可追溯到三國時代,原形是湯圓。他說,湯圓是華人逢年過節、團圓祭祖時,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料理,但由於湯圓軟嫩,不易攜帶,於是有人將做湯圓剩餘的材料,加入些許在來米粉一起揉成較硬的麵糰,做成雞、鴨、魚、豬的外型,稱作「雞母狗仔」,將其蒸熟後方便攜帶,作為供品祭拜先祖。如此一來,不僅表達對神明與祖先的敬意,而且不用殺生,也傳達出慈悲為懷的心胸,這是先人智慧的展現,也是最早關於米雕的由來。

總鋪師之子 斜槓人生

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可以用「斜槓人生」來形容謝源張,他的父親是總鋪師謝九如,謝源張從小耳濡目染,念初中時,就對於台灣的筵席文化、年節禮俗、祭祀科儀及辦桌文化熟稔於心。傳承超過1世紀的鷄籠中元祭,不管是祭典的各項細節、歷史緣由、看桌米雕的內在意涵等,都早已深深內化進入他的DNA裡,成為生命裡的一部分。

但謝源張自幼就熱愛畫畫,師承張萬成、廖德政等大師,精通油畫、國畫、漫畫,不僅曾多次贏得繪畫比賽獎項,舉辦過多次畫展,還曾以筆名「愚人」出版多本漫畫著作,從1979年起,開始教小朋友畫畫,年節時還應景教授燈籠、捏麵人等才藝。

但是,謝源張39歲那年,意識到台灣社會形態改變,尤其都會區長期忽略傳統民俗文化,讓愈來愈少年輕人懂得米雕藝術、中元祭歷史及看桌文化。他說:「台灣不缺我一個畫家,但懂得米雕製作,又了解看桌文化、中元祭歷史的人卻少之又少。」他擔心傳承百餘年的中元祭,到了這一輩就成絕響,於是全力投入米雕藝術及推廣鷄籠中元祭。

基隆人大多聽過中元祭主普壇上會有「看桌」,也大多知道祭拜結束後,民眾可以自由取走其中一些米雕作品。但中元祭的米雕到底有什麼「眉角」?謝源張說,主普壇供奉給老大公的筵席,不僅展現當年主普姓氏的實力與誠意,更同時蘊含著華人飲食文化的奧妙。

葷素三連桌 看生不能吃

謝源張表示,傳統華人筵席都會有個名頭,諸如曲阜孔家「孔府宴」、全聚德「全鴨宴」,鷄籠中元祭供奉給老大公的筵席稱為「金松宴」,以金為富貴、松表長壽,意味用可以媲美滿漢全席的豐富菜餚來款待老大公。

中元祭的金松宴包括葷食桌、素食桌及西洋桌3連桌,每一連桌又包含5桌可食用及4桌不能吃的看生桌。可食用的5桌裡又包括常民百姓宴客的「漢食盤」、王公貴族宴客的 「品高盤」,以及皇帝宴客的「九龍盤」,款待不同身分的好兄弟。另外,葷食桌下還有一碗麻油雞湯,特別款待那些因難產不幸往生的產婦。

壽桃裂桃空心菜 含意深

至於不能吃的看生桌則有更多元化的種類,包括蔬果、魚類、山獸、禽類,而且每道菜、每個祭拜順序都有意義。謝源張說,民間常說的三官大帝,天官生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地官生日是七月十五,海官大帝生日則是十一月十五,中元普度當天為地官大帝生日,理當以壽桃祝壽。

除了為地官大帝送上壽桃外,祭拜老大公的則是「裂桃」, 因水果一旦過熟就自然會裂開,象徵為往生者祝壽。祭拜順序及擺放位置都是地官在前,老大公在後。而最後一道一定是空心菜湯,典故出自《封神榜》,象徵「有心拜你,無心留你」,請飽餐一頓後就上路的意思。

西洋桌請外族 悲天憫人

謝源張表示,早在百餘年前,基隆的先民就會在中元祭時設置「西洋桌」,先民認為,台灣曾受西、荷、法、日等國入侵與占領,既然都要請客,就準備了這些外族的菜餚,邀請共同入席,也體現了先民悲天憫人、族群融合的真正內涵與意義。

不少人好奇,為什麼高齡74歲的謝源張至今還致力推廣米雕藝術與鷄籠中元祭的歷史傳承?謝源張說,曾有文化系統的委員想考他,確認他民間技術傳承者的本職學能,他反問對方,知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筵席的第一道菜都是冷盤?知不知道新郎新娘要在哪一道菜上菜時敬酒?為什麼?

謝源張就像一本筵席文化百科全書,他說,用冷盤當頭一道菜是因為華人往往不守時,為避免開席延誤,所以安排冷盤;新人敬酒則是在送上雞料理時敬酒,取其「起家」之意。這些都是在民俗文化中隱藏的先民智慧,但到了現在,還有幾個人知道?

謝源張說,不管米雕技藝也好、中元祭的文化也罷,他只想把腦海中的知識傳承下來,並希望內化到基隆人、台灣人生活裡,如同陽光、空氣、水一般自然地存在,讓後世的人對於傳統文化與習俗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