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綠能VS.漁業 鄉親憂喜參半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打造幸福61公路」發展沿海觀光產業,台西是重點鄉鎮之一,加上中山老街的社區營造,可望帶動觀光與人文發展,結合綠能與觀光願景,讓台西人開始看見翻轉重現活力的契機。圖為中山老街再造成果展,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感受「台西第一街」早年風華。(本報資料照片)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打造幸福61公路」發展沿海觀光產業,台西是重點鄉鎮之一,加上中山老街的社區營造,可望帶動觀光與人文發展,結合綠能與觀光願景,讓台西人開始看見翻轉重現活力的契機。圖為中山老街再造成果展,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感受「台西第一街」早年風華。(本報資料照片)

台西鄉早年興盛一時,後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沒落,相較鄰近的麥寮鄉因台塑六輕進駐,已成雲林縣人口數第3大的鄉鎮,台西卻遲不見發展,不過全台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場「雲林新興電廠」,今年4月在台西新興工業區啟用,能否為台西帶來改變的契機,鄉民們引頸翹望中。

早年台西鄉漁港、商業興盛,但隨時空變遷,漁港沒落、商機不再,人口不斷流失,雖然國化石化、台塑煉鋼廠曾有意進駐雲林離島基礎式工業區台西區,但地方認為將嚴重衝擊傳統漁業、影響漁民生存權,工業與漁業幾經折衝,最終還是選擇了漁業。

近年政府積極發展綠能產業,位於台西鄉的離島工業區新興區雀屏中選,由中央規畫全力發展太陽能光電,蔡英文總統今年4月親臨新興工業區主持「雲林新興電廠」啟用典禮,宣布全台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場就在台西,政府也會在台西設置雲林綠能專區,逐步落實能源轉型。

但對綠能開發,地方則是憂喜參半,喜的是綠能產業能帶來就業機會,加上中央漁電共生、雲林縣政府產業園區等都選在台西鄉落腳,讓台西的發展似乎出現契機;但因台西也是全台文蛤苗與牡蠣苗重要產地,綠能是否影響漁業發展,也成為漁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地方認為,在綠能與漁業發展間,若能規畫得宜形成競合關係,提供多元發展空間,其實對台西的發展頗有助益,因為綠能相較其他工業的汙染性來得低,漁業仍可有一定程度保有,但有賴相關單位提出各種配套措施,才能提高漁民的接受程度。

另外,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打造幸福61公路」發展沿海觀光產業,台西是重點鄉鎮之一,加上中山老街的社區營造,可望帶動觀光與人文發展,結合綠能與觀光願景,讓台西人開始看見翻轉重現活力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