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鳳林慢城 百鬼夜行回娘家

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曾是日本移民村,擁有不少日治時期遺跡,當地早年盛行種植菸葉,隨著產業沒落,廢棄菸樓、老舊社區開始流傳各種傳說。2012年,當地民眾突發奇想,舉辦「迷路菸樓·百鬼夜行」活動,居民打扮成妖魔鬼怪繞街遊行,帶給遊客全新體驗,鳳林慢城一炮而紅,也凝聚小鎮跨世代的共識。

2012年李美玲與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夥伴們在村內做文資保存,要為一座古井豎立解說牌,其中一位助理很「促咪」,認為文史工作很辛苦,應該要苦中作樂,拍成果照時模仿「貞子」把長髮翻過來、還穿著白襯衫從古井裡爬出來,照片上傳臉書後,意外獲得上萬人按讚分享。

無心插柳的成果照引起熱烈迴響,讓之前做文化保存時,都只是拍張照片、撰寫耆老感人故事的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美玲發現到,以往儘管花費許多力氣結合公部門及文史工作者力量調查,「但似乎都沒有人看」,難以吸引地方對文化資產保存的認同。「要先吸引人家來認識我們,這樣才有機會將我們的文化傳述出去」。

喚起保存文資意識

李美玲不願見古早且具歷史感的氛圍,因公賣局逐年停止收購菸導致種菸產業沒落、菸樓荒廢、人口外流,與夥伴探訪下,發現「假鬼假怪」議題會引起好奇與話題,因此迎合農曆7月,打扮成鬼怪遊走大街小巷及菸樓,「百鬼夜行」就這樣誕生了。

第1年活動在鳳林鎮公所經費挹注、地方自發辦理下,雖然很草根,卻也讓在地居民共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同時也吸引遊客參加,促進鎮內經濟。

在百鬼夜行第一年活動中大力支持的碧霞阿姨說,這項活動對居民來說是除了廟會以外,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她和附近長輩雖無法付出體力布置活動會場,但也免費提供自家烹調的美味佳餚、釀造的酒水等,奉獻己力。

「每年百鬼夜行就像回娘家,總是能號召許多外地遊子回來」,鳳林返鄉青年游焰熾說,3年前還在台北當設計師時,只要接近農曆7月,再忙也要放下手邊工作回來幫忙籌備活動。

活動搭配公民議題

在北林三村村民及鳳林鎮民的認同與支持,「百鬼夜行」愈辦愈熱鬧,客委會、花蓮縣府及鎮公所等公家機關看到村民的努力,也主動挹注經費。「百鬼夜行」從一開始只是在地區民自發性的地方小活動,擴大辦理成鳳林鎮內活動,甚至還被列入花蓮縣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許多遊客朝聖。

雖然這並非一開始的目的,但李美玲回想,鳳林鎮的觀光長期不在遊客選單中,可謂零競爭,若透過地方活動增加知名度、改善觀光產業,讓村民化身導覽員,訴說家中菸樓故事,便能發現文資保存重要性。

活動邁入第10個年頭,李美玲有種「階段性任務達成」的感覺,她坦言,10年前台灣很少鬼怪相關活動,「百鬼夜行」吸引外界關注後,慢慢帶動風潮,鬼怪漸漸變成小顯學,因每年活動主題都會搭配公民議題,如守護犬呼應流浪動物、紅衣小女孩對應失智長者等規畫辦理,除了成功凝聚地方共識、增加地方知名度提升觀光經濟,同時也能將重要議題傳達出去,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