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共軍軍服竟是舊款 遭批「敵我識別」凸槌

台灣民眾黨黨團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國防部手冊編撰需更貼近戰時,提供民眾面對突發狀況有效的應變方案。(圖片來源/民眾黨提供)

國防部去年4月「全民國防手冊(範本)」,內容挨批與現實脫節,13日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並新增「敵我識別」篇章,不料被發現,手冊中的共軍為舊款,與最新共軍服裝不符。

台灣民眾黨黨團今(1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國防部手冊編撰需更貼近戰時,提供民眾面對突發狀況有效的應變方案,平時也應強化網絡韌性,建立緊急應變機制。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落漆,共軍軍服竟為舊款

民眾黨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民眾黨一貫的主張就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對於國防政策備戰不求戰,能戰不畏戰,但我們質疑民進黨到底相關的備戰準備好了沒。

他表示,更新版本已經依據各方建議改進很多,總體上先給予肯定,但新版手冊新增「辨識敵軍」圖示,卻出現誤植共軍舊式軍服,搭配新版軍銜、臂章,宛如「四不像」,令外界對國軍情蒐能力感到擔憂。

「今年已經2023年,共軍2021年就全面換裝,這麼公開、容易取得的資訊,都有嚴重的lag(延遲),就可以看得出國軍在情蒐與資訊掌握上多麼不確實。」邱臣遠質疑。

日前,國防部也坦言,部分形式未符現況,國防部將邀集相關專業單位研議調修,以符合實況,並強調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於「編序」中,歡迎各界提供意見,國防部虛心接受指正,將依需要滾動修正,使手冊更加周延。

邱臣遠呼籲,應訂定明確期程,定時更新,他也建議可以將敵我兩軍的識別內入相關的校園教材或鄰里宣傳,從平常就要培養識別的能力。

不過,邱臣遠也說,《路透社》曾援引專家分析,共軍可能會執行認知作戰,不一定會著解放軍的軍服,甚至可能扮演台灣國軍,國軍應所有因應,可以借鏡烏克蘭的經驗,在戰時配戴黃絲帶或相關飾品來增加識別的能力。

共軍服飾早在2021年前全面換新,但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仍是舊款服飾。(圖片來源/截取自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看手冊需要網路,戰時斷網怎麼辦?

邱臣遠也質疑,手冊許多內容都需要上網查詢,戰時要如何使用?對於戰時斷訊的應變作為,全動署稱將以「災難漫遊」應處,然而台灣基地台是公開資訊,若敵軍刻意打擊仍有癱瘓疑慮,建議加速推動低軌衛星,對於緊急情況同時上網的網路塞車也應進行壓力測試,確保戰時網路暢通。

邱臣遠直言,針對戰時斷電的發電機設備,應提供更具可行性建議,鼓勵民眾購置;呼籲政府應全面盤點避難場所的實際量能,並妥善規畫相關配套。

他提出3項建議:第一、強化地方政府、鄰里系統與社區組織等連結,加強宣傳,提升全民國防意識。第二、結合教育部,強化全民防衛教育、數位公民意識、假訊息防衛意識。第三、持續追蹤各界改善建議,滾動修正,才能讓全民防衛資訊更加完善。

不足以因應戰時突發狀況,張其祿批像是要去遠足

民眾黨黨團副總召張其祿表示,兩岸交流減少,影響第一手情資,加上專業預警不受決策者重視,導致我國對陸情蒐能力逐漸弱化,也使「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漏洞百出。

張其祿進一步指出,細看內容就會發現許多規畫不夠充分,未能提供戰時「突發狀態」的有效應變方案,也無法增進民眾對國家安全威脅的敏感度,當前手冊多是政令宣導,無助提升國民對戰爭狀況的認識,更顯示國防部編寫手冊時,未足夠深入思考戰事爆發時帶來的實際困境及嚴峻挑戰。

他舉例,戰傷醫療急救只提到遇到「爆炸穿刺、震波撞擊傷」及「燒燙傷」的急救處置,但如果被子彈擊中怎麼做?甚至在戰時也可能撿到槍。張其祿開玩笑地說,從裝備到急救處置,手冊的說明比較像是要去遠足或野外求生。

民眾黨樂見手冊滾動修正,但應緊扣戰時情況

立法院黨團主任陳琬惠則直言,「連衣服都可以弄錯,全動署真的有想要來做好這件事嗎?」,何況網路不通、伺服器不穩,手冊規劃將形同虛設。

陳琬惠表示,政府部門平時要建立冗餘備援網路系統,確保主要系統若受到攻擊或過載可以立即切換,並定期進行網路安全演練、建立與民間企業合作機制。緊急時政府應提供定向通訊,啟動緊急通訊頻道和網路安全緊急應變機制,確保關鍵基礎設施通訊不中斷。目前民眾接近使用率極低、地方縣市版本尚未更新、語言版本單一,都是國防手冊亟待改進之處,同時呼籲國防部將內容融入國高中的國防安全教育,培養新世代公民的國防安全素養。

民眾黨團呼籲,樂見國防部修訂與現實脫節的「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且承諾廣納各界意見滾動修正,不過當前內容未能緊扣戰時情境,流於政令宣導,國防部必須盡快再次修正,中央各部會也要強化與地方連結,詳細盤點避難資源、強化數位公民意識,才能讓全民防衛更加完善。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民進黨公布3案性騷調查結果:蔡沐霖詆毀同仁、陳右豪涉性別歧視、吳濬彥吃案
新冠登國人十大死因第3》第4波疫情延燒...專家估:2025年死因排名才會明顯下降
完全中學帶動區域房市 大同高中交易最火 「這裡」房價還有4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