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人們傾向與自己「同樣吸引力」的對象交往

根據一項新研究,我們對自己外貌的評價頗為準確,這對我們的自尊心來說是個好消息。研究發現,男女雙方在評估自己外貌吸引力時,都相當準確。更重要的是,情侶在外貌吸引力方面往往匹配度很高,這表明我們大多數時候會與在外貌上與自己「同等級別」的人約會和結婚。

這些發現來自對近1300對異性情侶和27項個人研究的新分析,該研究由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教授格雷戈里·韋伯斯特博士領導。韋伯斯特和他在耶魯大學及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分校的合作者,將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人格與個體差異》學術期刊上。

研究顯示,不僅男女雙方對自己吸引力的評估相當準確,情侶之間對彼此的吸引力評價也相似。例如,自認為吸引力高的男性傾向於與對自己評價相似的女性約會。

研究數據來自各種情侶的自我吸引力評分,這些情侶的照片隨後展示給陌生人,由陌生人提供客觀的美麗評分。

韋伯斯特的團隊重新分析了一項1988年進行的里程碑式的元分析,該分析收集了27項不同研究的數據,探討情侶間吸引力的相關性。過去34年中,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方法來分析情侶的數據,為重新評估這項先前的研究提供了完美的機會。

「分析的研究範圍很廣,還有一整套如何分析情侶數據的方法,但它們之前從未被結合在一起,」韋伯斯特說。

這意味著原始數據可以追溯到1972年。韋伯斯特表示,儘管時間久遠,這些發現在2024年仍然具有意義。

「吸引力的某些方面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例如隨著在線約會的興起,初始階段只有照片,」韋伯斯特說。「另一方面,人類在不同文化和時間段對吸引力的基本認識是相當一致的。」

男性可能變得更加現實

研究發現,男女異性戀情侶之間的身體吸引力和他們自評的外貌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這個模型基於對多項研究數據的綜合分析結果。所有的相關性和標準化回歸係數都是在p ≤ .001的顯著水平上,除了兩個伴侶效應:男性自評的外貌對女性的身體吸引力影響(p = .045)和女性自評的外貌對男性的身體吸引力影響(p = .013)。(圖/《人格與個體差異》)
研究發現,男女異性戀情侶之間的身體吸引力和他們自評的外貌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這個模型基於對多項研究數據的綜合分析結果。所有的相關性和標準化回歸係數都是在p ≤ .001的顯著水平上,除了兩個伴侶效應:男性自評的外貌對女性的身體吸引力影響(p = .045)和女性自評的外貌對男性的身體吸引力影響(p = .013)。(圖/《人格與個體差異》)

此分析使韋伯斯特的團隊能夠探討這些自我評分在不同持續時間的關係中的變化。一些研究集中在年輕的約會情侶,而另一些則針對結婚多年的配偶。研究發現,與伴侶在一起時間較長的人中,男性在評估自己的吸引力時更準確——或許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性對自己的看法變得更加現實。

「男性可能變得更加現實,」韋伯斯特說。「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人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這項研究的發現表明,我們傾向於與在外貌吸引力上與自己相當的人建立長期關係。這不僅對我們的自我認識有幫助,還為我們理解人類配對行為提供了新的視角。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Pixabay cc By 4.0 

圖片來源: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Dyadic secondary meta-analysis: Attractiveness in mixed-sex coupl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延伸閱讀:

1.大腦也玩「性別歧視」?星形膠質細胞如何分別影響男性與女性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