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重覆染新冠 心肺疾病風險高2.5倍

儘管有專家認為,重覆感染新冠肺炎者,通常症狀會愈顯輕微,但是洛杉磯時報報導,根據新出現的證據表明,重覆染疫會增加長期的健康風險。

疫情初期,人們認為染疫者可獲得幾個月的抗體,但隨著病毒不斷變種,重覆感染不僅會帶來急性疾病風險,且可能發展成長新冠。根據一項針對美國退伍軍人預印本(preprint)的研究,染疫兩次或更多者,「會導致各器官系統受影響,導致死亡、住院和健康額外風險,如進一步惡化糖尿病、疲勞和精神健康障礙等。」該主要作者,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Ziyad Al-ALy說,研究顯示,與僅感染一次者相比,重覆感染者罹患心臟或肺部疾病和凝血問題風險高出2.5倍,也與潛在健康風險和染疫死亡增加有關。

他說,大多數重覆染疫者可能安然無恙,但「你可能是少數不幸者之一。」

洛縣公共衛生局局長費若(Barbara Ferrer)近期也引用該研究,呼籲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她說,「研究發現,一些重覆感染者罹患腸胃道、腎臟、心理健康、肌肉骨骼、神經系統與糖尿病風險更高。與未感染者相比,染疫者出現長期健康狀況風險高出三倍。」

麻疹與水痘等病毒相對穩定,意味著疫苗接種非常有效,但新冠肺炎病毒並非如此。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新冠肺炎病毒發生多次劇烈變種。2020年末感染主導加州病毒者,在緊接著而來的夏天,很容易感染Delta變種,倖存者可能又面臨另一個Omicron變種風險。隨著加州逐漸被一系列Omicron亞變種包圍,最新的BA.5顯示對再次感染者特別「熟悉」,甚至能針對僅在幾週前感染早期Omicron變種病毒者。

專家稱,第二次染疫的急性期可能比第一次溫和,但與僅感染一次者,之後的攻擊仍會對身體造成更廣泛的長期損害。這就好比地震,餘震可能沒有首次地震那麼嚴重,但累積起來會增加更多破壞。

另一項在「普通內科期刊」上發表的研究發現,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間,1038名染疫者中,近30%出現長新冠,最常見的是住院患者出現疲勞和呼吸急促。

加大衛生系統首席臨床戰略官福斯特(Anne Foster)說,在此波之後的長新冠狀況是未知的,「人們確實要意識到這種額外風險不會消失,許多人在近兩年半的防疫感到厭倦,但這些防疫仍很重要。」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南加73歲獨居華人被騙 32萬積蓄化為烏有
美官員預期 中方最大報復會出現在波洛西離台後
CNN:波洛西將訪台並過夜 美全天候監控中國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