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彭朝萍授馬來語 迎端午推廣娘惹粽文化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9日電)明天就是端午節,移民署今天表示,台灣有「北部粽、南部粽、鹼粽」等3大粽,馬來西亞華人則愛吃偏甜辣的娘惹粽,來台35年的馬國新移民彭朝萍教授母語也推廣娘惹粽飲食文化。

移民署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端午節是華人傳統重要節日,除划龍舟、立蛋、掛菖蒲艾草等習俗活動外,各式各樣的粽子也宛如一場美食嘉年華,民眾熟知的台灣3大粽分別為「北部粽、南部粽、鹼粽」,馬來西亞華人則是愛吃有芋頭香氣的「娘惹粽(Nyonya Rice Dumpling)」。

為讓在台新移民也能感受端午節節慶氣氛,移民署說,轄下台北市服務站近日也邀請來自馬國的新住民彭朝萍和學員們講述娘惹粽的特色,現場還一起製作粽子造型香包,以及分享她在台生活35年的奮鬥故事。

彭朝萍指出,娘惹粽為流傳於馬來半島西海岸華人社區的粽子,在檳城、麻六甲、新加坡等以華人為主的城市都很常見,其內內裹豬肉、香菇、冬瓜糖,以及加上「閏巴(Rempah)」和香蘭葉,前者為使用各種香料白胡椒、辣豆瓣醬及蝦米所炒香而成。

另外,娘惹粽所用的糯米在事前會先使用蝶豆花染藍,所以色澤帶藍成為娘惹粽外形最大特色;

彭朝萍說,娘惹粽也有僅包杏鮑菇的素粽,蒸好後的味道甜甜辣辣,搭配夢幻藍外型,夏季食用格外開胃。

來台多年的彭朝萍個性內向,雖然只有高中畢業,卻喜歡挑戰新事物。移民署表示,彭朝萍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及母語傳承,努力考取馬來語教師執照,並成為新住民語文老師,平日教學母語還結合馬國文化、民情,透過民謠、飲食、傳統服飾等,讓台灣學子可深入了解馬來西亞,並推廣當地娘惹粽和飲食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多樣性。

除此之外,彭朝萍熱衷縫紉,開啟斜槓人生的她還考取美容丙級、女裝丙級及乙級執照,且成立「心藝術Handmade」手工藝縫紉工作室,和同鄉姊妹一起穿著自製馬來西亞服裝Baju Kurung戮力推廣馬國文化。(編輯:張銘坤)1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