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東城門圓環 親水公園城市地標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現於新竹東城門圓環的「迎曦門」與「護城河」,為昔日軍事防禦工事,經過水質改善與景觀設計,搖身一變為新竹市美麗的親水公園與地標。從迎曦門沿著護城河的中央大道,動、植物生態多元,樹蔭及水景吸引民眾駐足休憩;每逢節慶,更設置各項裝置藝術、光雕投影與音樂活動,讓遊客可觀賞、了解歷史古蹟,更展現獨特且多元的城市光景。

近200年迎曦門 現為國定古蹟

新竹古名竹塹,1827至1829年,竹塹城修建防禦工事,築造磚石城牆,並建立4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並開鑿了內外兩道護城河,與鳳山縣舊城東門段的護城河,同為臺灣目前僅存的清代護城河。1842年,為了防止中英鴉片戰爭波及到竹塹城,又在石磚城外加築土城,成為內外二重城牆。日據時期,因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僅留下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現為國定古蹟,城樓上鐫刻的「迎曦」二字,為建城時任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彞所題。1999年,「新竹之心」東門圓環廣場改建工程竣工,圓環活化為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露天市民廣場,開放的公共空間提供舉辦各項表演或藝文活動,包含樂團發表、慈善捐款活動、科技光雕展等,成為新竹的文化象徵地標。

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泥土造,城樓結構共24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彰顯威武氣氛,城門前則豎有1座竹塹築成歷史紀錄的石碑。

廣場中也保留清代橋墩,其中間段之橋墩兩端,雖然被部分混凝土覆蓋,仍隱約可見一縱一橫的砌疊法,石塊呈45度斜切方式砌疊,會合如同雙尖形船艏狀,是目前臺灣僅見依傳統工法建構的石材橋墩,此種橋墩在唐代稱為「分水金剛雁翅」,採用尖狀橋墩分殺水勢,有防止沖擊之效。日據時期曾擴充橋面,在清代橋墩上設「石棺狀」之「鎮城石」。東門護城河橋墩含括了清代、日據與戰後興築的構造物,展現近200年來的歷史與時空變化。

迎曦門現為國定古蹟,城樓上鐫刻的「迎曦」二字,為建城時任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彞所題。(記者范瑜攝)

古橋墩石塊呈45度斜切方式砌疊,會合如同雙尖形船艏狀,是目前臺灣僅見依傳統工法建構的石材橋墩。(記者范瑜攝)

護城河設置「玲瓏波光」裝置藝術,為城市注入彩色生命力。(記者范瑜攝)

原護城河RC河道壁體延續舊護城河位置,1950年代因平面馬路面積增加因素,採用RC拱構造,以有效傳遞路面受力至地下橋墩。(記者范瑜攝)

護城河周遭生態多元,樹蔭及水景吸引民眾駐足休憩。(記者范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