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2消防員疑因空間迷失殉職 成因為何?該如何預防?

新竹市1棟社區大樓昨(26)日深夜發生火警,2名進入火場執行搜索任務的消防員李詠真、周立鑫,疑似因為在大樓內發生空間迷失,最終導致氣瓶耗盡,被救出送醫後仍先後宣告不治。

  • 竹市深夜火警2消防員殉職 疑氣瓶耗盡倒臥樓梯間

除了這起事故以外,去(2023)年12月新竹縣湖口移工宿舍火警造成1名分隊長游尚樺殉職、2015年新屋保齡球館大火釀6死等,皆是因火場中濃煙阻礙視線,導致消防員迷失方向最後不幸喪命。

空間迷失的成因?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消防人員救災安全手冊》中指出,消防員在不同類型火災中都可能會碰上空間迷失狀況。

高樓火災

高溫濃煙初期可能藉由大樓管道蔓延導致不易察覺,等到大量濃煙一起從管道等空間竄出後,就可能阻礙視線造成消防人員迷失。

地下室火災

發生在地下室的火災,則因原本就光線不足,因此也極易產生空間迷失。

由此可知,消防員之所以產生迷失狀況,主要都是因視線遭到遮蔽,無法判斷當下所在位置,在無法找到撤退路線的情況下才會受困於火場中。

消防員可以如何避免空間迷失?

此次新竹2名殉職的消防員,經初步研判即是因濃煙太大迷失方向,在氣瓶耗盡、呼吸不到空氣的情況下拔除面罩,最終雙雙倒臥於樓梯間被尋獲。

在《消防人員救災安全手冊》中的「入室搜救安全指導原則」,針對如何避免迷失方向提出的方法為:搜救過程應儘量沿牆壁或利用繩索配合「人鏈」前進,並在入口或轉彎處放置發光物品、燈光作為標記,以免迷失。

另外在移動過程中也不可隨意移動物品,一方面防止物品掉落砸傷,另一方面也是確保撤退路線暢通。

而搜救人員除了以繩索作為互相確保的措施外,也可利用無線電、警笛或擴音器等方式進行聯繫。另外現場指揮官則應視情況調配人力,避免人員因長時間救災產生過度疲勞,增加各種風險。

消防員在進入火場前,除了應穿戴完整防護裝備、確實檢查氣瓶殘壓外,也應該以至少2人1組方式,配合水線掩護進入火場。進入火場後則要保持組員同進同出原則,並預留撤退所需花費時間。

消防員碰上空間迷失的自救方式

根據《消防人員救災安全手冊》,消防員進入火場時如因無法排除的突發狀況導致迷失方向或受困時,可啟動火場自救程序(G.R.A.B.L.I.V.E.S.),共分為9項步驟:

  • 查看壓力錶(Gauge):檢查氣瓶剩餘氣量,預估還有多少時間可供撤離現場;若判斷無法順利撤出,則須將現有氣量回報指揮官。

  • 無線電求救(Radio):以無線電連續呼叫3次「MAYDAY」進行求救,並回報位置、單位、姓名、任務及空氣量、救援需求等資訊。

  • 啟動救命器(Activate):啟動隨身攜帶的救命器,以便救援人員得知自己所在位置。

  • 控制呼吸(Breathing):盡量保持呼吸平穩,避免因緊張導致空氣消耗量增加,減少剩餘逃生時間。

  • 保持低姿勢(Low):在火場中採低姿勢除可避免高溫危害,同時低處濃煙也較少、視線較佳,容易找到水線或出口。

  • 打開照明燈具(Illuminate):打開照明燈並以45度角照向天花板,以便救援人員發現。

  • 製造聲響(Volume):以隨身攜帶的手斧、橇棒或破壞工具等器械敲擊牆面或金屬造成聲響,聲音越大越有機會讓搜救人員發現。

  • 尋找出口(Exit):藉由回想進入火場的路線尋找出口,如果發現水帶,則可以沿著水帶朝接頭方線前進。

  • 保護呼吸道(Shield airway):如果氣瓶內空氣已消耗殆盡,應尋找相對安全地點拔除肺力閥,並以頭套或戴手套的手蓋住面罩進氣口避免碎屑進入,延長待救時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桃園大園倉儲大火 燃燒面積3千平方公尺
花蓮凌晨民宅火警波及3戶 7人逃出
錢櫃救出150餘位民眾 共生面罩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