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產業掘起 寬量國際點名42家潛力股

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上周訪台,台股掀起AI供應鏈旋風,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指出,台灣科技產業的成功,將帶動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新經濟產業快速成長,未來5至10年將是黃金發展期,長線發展可留意。他並預期,到了2031年,台灣將會有超過100家掛牌新經濟上市公司,其中將有超過20家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

目前在寬量國際追蹤雷達的42家新經濟產業公司包括:博弘(6997)、微程式(7721)、東聯互動 (7738)、17Live(SGX:LVR)、Kkcompany(6950)、藍新資訊(6938)、火星生技(7731)、智崴(5263)、世界健身-KY(2762)、橘子(6180)、智冠(5478)、昕奇雲端(7747)、雲豹能源-創(6869)、倚天酷碁-創(2432)、亞果遊艇(7566)、創業家(8477)。

另外還有,Just Kitchen、Gogoro (GGR US)、是方(6561)、緯軟(4953)、鈊象(3293)、浪凡(6165)、富邦媒(8454)、網家(8044)、91APP(6741)、Appier (4180 JP)、Perfect Corp (PERF US)、走著瞧-創(6902)、現觀科(6906)、TrendMicro (4704 JP)、鼎恒(6738)、騰雲(6870)、伊雲谷(6689)、宏碁資訊(6811)、安碁(6174)、LINEPAY (7722)、訊連(5203)、Gorilla (GRRR US)、綠界科技(6763)、數字(5287)、欣新網(2949)、一零四(3130)。

李鴻基亦在上周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InnoVEX 2004」論壇中以全英文方式與新經濟公司、國際投資人互動。

李鴻基在論壇中,援用過去數十年來台灣半導體與生技產業在政府推動下發展成聚落的成功案例表示,根據寬量國際的預估,到了2031年,台灣將會有超過100家掛牌的新經濟上市公司,其中將有超過20家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

李鴻基指出,自2022年裴洛西來台、台灣被認為是世界上地緣政治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之後,台股卻自此開始瘋漲,至今已大漲將近7成,今年以來漲幅更是全球之冠,推升台股總市值來到2.2兆美元,位居全球第10名。

其中台股總市值與GDP比值達到2.8,更是位居全球第1位,李鴻基指出,從企業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台灣企業每單位的產品與服務收入,能創造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價值,也就是說,台灣資本市場對於企業發展與上市非常有利。

目前台灣共有約2000家上市公司,主要以市值小於20億美元的小型股為主,比重超過9成,根據寬量國際統計,自2000年以來,台灣企業上市後,市值從1億美元增長到5億美元平均需時9年,而從5億美元增長到10億美元則是5年。

根據寬量國際長期追蹤全球超過170餘家新經濟上市公司的表現來看,台灣掛牌新經濟公司目前享有全球最高的市值/營收比率,超越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而台灣數位轉型起步較晚,因此目前新經濟領域的發展仍在早期階段,整體上市公司市值比重仍低於1%,遠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水平。

然而,李鴻基認為,受惠近年來政府其企業積極推動產業數位化,顯示台灣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5至10年將會是新經濟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參考台灣半導體及生技產業在政府推動下發展成聚落的成功案例,2031年台灣將會有超過100家掛牌的新經濟上市公司,其中將有超過20家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方便當隨便!大媽霸鄰居車位3年 見車位被賣竟上門責備:讓我車停在哪?
想睡個好覺又討厭遇亂流?旅遊專家曝搭機愛訂經濟艙這些座位
租房連續夢見「詭異小女孩」!床底竟找出同款洋娃娃 他回憶:房仲眼神不對勁
廁所裝百葉窗害春光外洩! 鄰居1句提醒她崩潰:像裸奔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