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綠色潮流:「以你之名」減碳,月付千元的除碳訂閱制是什麼?

在串流平台上看電影,訂閱制;在音樂平台上聽歌,訂閱制;現在,連減碳,你也可以選擇訂閱制。

57歲的荷蘭音樂家阿爾班.衛斯里(Alban Wesly)平日吃素、開電動車、過低碳生活,去年底他開始訂閱瑞士除碳新創Climeworks的大氣除碳服務。


全球有兩萬多人跟他一樣,打開錢包,資助Climeworks的除碳大業。衛斯里去年花了930美元,移除了近7百公斤的碳;Climeworks最大的個人客戶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年則花1千萬美元除碳。

個人訂閱制成了零碳時代的另一種創新商模。

Climeworks從2019年開始推出個人訂閱制除碳服務,官網寫著「支持直接空氣捕捉的規模化」,訂閱人數已破2萬人。

該官網上,二氧化碳秤斤論兩賣,每噸單價1,500美元(約合新台幣4萬8千元),訂閱選項從最低月付30美元(約合新台幣970元)、除碳20公斤,相當於種11棵樹;到最高120美元、除碳80公斤,相當於43棵樹。

其他如英國除碳新創Undo Carbon,提供月繳10英鎊到75英鎊的訂閱選項、美國的Charm Industrial也有低於5%的碳權銷售來自個人訂閱,他們拿農業廢棄物煉生質油,再封入地底。

為什麼訂閱制減碳服務越來越流行?

現在全球一年直接捕獲的碳僅1萬噸,但人類必須在2050年前,達到每年減碳1百億噸。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目前130個超過千噸級的抓碳工廠計畫正在進行中,但絕大多數還在非常初期,資金無著、甚至連地點都沒有。

建廠、第三方驗證、規模化都需要時間和長期穩定的金流,以挺過創業的死亡之谷。這需要政府、企業,乃至個人支持,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有些除碳新創試圖用訂閱制打開另一條生路,即使只是一條羊腸小徑。

「就算是小額訂閱也有幫助,」Charm Industrial銷售主管哈里斯.科恩(Harris Cohn)告訴彭博。他解釋,每多一塊錢,就能多聘工程師、建機器、找碳封存地點,「它能幫助我們繼續成長。」

然而,這種個人訂閱制不只是賺錢,還附帶倡議性質,召喚的是良心、訂閱的是影響力。

因此,Climeworks的個人訂戶得接受等上6年才能完成訂單;Undo Carbon則明確告訴其訂戶,你不只是在除碳,也在對抗氣候變遷、推動科技進步、改善土壤健康,並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線上(訂閱)商店不僅是生意,實際上它是吸引人們參與(直接碳捕捉)的重要工具。」Climeworks行銷長朱莉.戈薩爾維斯(Julie Gosalvez)告訴彭博。

個人也能量力而為,付越多,以你之名除的碳就越多。Climeworks稱這些人為「氣候先鋒」。

在冰島的休眠火山旁,Climeworks剛啟動了全球最大的抓碳工廠,代號「猛獁象」(Mammoth)。

它像一台巨大的空氣清淨機,捕捉二氧化碳分子,經分離、濃縮後,再打到地底深處,永久封存於玄武岩層裡。過程中,只靠火山地熱發電,沒有多餘的碳排。

「猛獁象」每年最多可抓到的碳達3萬6千噸,相當於8千6百輛汽車的碳排,是地表上最大的抓碳工廠,規模是第二名的9倍。《華盛頓郵報》說,它象徵著碳捕捉從小規模的試點計畫正式邁入商業化階段。

Climeworks告訴美國電動車與綠能媒體《Electrek》,他們的藍圖是每兩年至三年擴大五倍至十倍,在2030年達到1百萬噸,此後每十年翻十倍。

事實上,除了走個人訂閱、號召一般人參與,Climeworks也組隊拿到美國能源部5千萬美元的投資,預計2030年在美國興建規模更大、首座百萬噸等級的超級抓碳工廠,代號「柏樹計畫」(Project Cypress)。

只是,現在問題是價格。目前除一噸碳的成本約600至1,000美元,Climeworks及美國政府希望在本世紀中,降至每噸100美元。

在走到那一天前,訂閱制是零碳時代創業不可放手的一項工具。因為,訂閱制,是最能與社會、個人對話互動的商業模式之一——消費者訂閱,不只減了碳,還能藉此訂下自己的影響力。

更多永續經營趨勢與案例 請上《商周ESG》專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site/esg

更多商周文章
點評那英被修音、五月天精髓不是主唱…網路爆紅聲樂老師Rozette是誰?
主管下班前才丟緊急任務⋯厲害的職場工作者會怎麼回?
有智慧的人都懂!說話不出現3個詞,和人交談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