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中央有新策 地方有對策 中封控陷雙重困境

為平息因嚴格防疫引發的民怨,北京當局採取明暗兩手策略,一方面大動作舉行記者會強化政策落實,發動官媒回應民眾訴求,另一方面加強維穩、安撫,甚至清查力度,但在「動態清零」大原則未改變下,如何期待可能造成確診數大增的「鬆綁」政策?清零和鬆綁,兩者就是互相矛盾。如今中國防疫已陷入「既要」和「又要」雙重困境,加上民眾內心對確診充滿恐懼,當局若仍冀望面面俱到,恐將事與願違,甚至難保民眾不會再上街頭。

中國嚴格防疫措施導致的亂象、次生災害,及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而激化民怨已是「見怪不怪」。今年以來就有西安孕婦流產、上海長期封城、河南銀行存戶健康碼「賦紅」、貴州隔離巴士翻車27死、拉薩頻傳跳樓、西寧有民眾遭封控餓死、北京市民因「彈窗」流浪、呼和浩特的墜樓母親等案件怵目驚心,無一不受輿論關注。

中共20大召開後,當局雖發布優化防疫20條,但因北京中央仍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處於換屆關鍵期的地方政府承擔第一線的防控壓力,影響所及,中央有新策,地方有對策,各地不當封控、防疫亂象自然就免不了。

此外,經過近三年的高壓封控,中國民眾內心恐已對解封產生恐懼,例如河北石家莊日前率先宣布「躺平」,街道上仍是一片寂靜,何以致此,因民眾仍深深恐懼一旦「陽了」就會被拉走隔離、影響生計,甚至遭受歧視等,這些難道不是堅持動態清零下造成的後遺症?

如今時節進入秋冬,Omicron傳播力上升,近來大陸確診數持續攀高,部分地區仍是反覆封控,昨天國務院發布新措施未如預期放寬,又讓許多一度抱持希望的中國民眾夢碎,尤其眾多足球迷最近每天追世足賽進度,看著地球那端球賽火熱開踢,自己所處地方卻連離開家門都要戰戰兢兢,內心反差可想而知,由此引發各地紛紛響應的白紙運動,也就不足為奇。

抗爭席捲下,中國國務院還是只能在精準防疫上做文章,抗爭群眾高喊「不要核酸、要自由」等訴求,似乎根本未受到官方重視,「動態清零」依舊牢不可破,官員所謂「邊防控、邊調整」,更像是企圖短時間內平息抗爭運動的推託之詞。許多中國民眾或許想問,這套優化防疫太極拳,究竟要打到何時?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市染疫者逾2成有「長新冠」後遺症 亞裔比率24%
「白紙運動」開花 中出動警力壓制 盤查街頭、路人手機
毆打亞裔長者逾百次 紐約非裔男判囚17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