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官不聊生 造就中國晉升國際強國

旺報【(連雋偉)】 中共十九大後,中國模式受到各界關注,不少發展中國家更作為發展指南,中國模式之所以成功,在於有一批高素質的官員隊伍,大陸對於官員培訓科學化與標準化的要求,絕不亞於跨國企業或部分發達國家,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培訓結合反貪,官員訓練與退場機制併行,回過頭來完善既有培訓程序。 大陸官員培訓的靈魂部門是中組部,要想對中組部的職掌範圍有所認識,不妨試想在美國有一個平行部門,決定以下人事任命:美國各州的州長和副州長,各大城市的市長,聯邦監管機構負責人,通用電氣、埃克森美孚及其他50來家最大公司的首席執行長,最高法院的法官,《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各電視廣播公司和有線電視台的老闆,耶魯、哈佛及其他重點大學的校長,以及布魯金斯學會和美國傳統基金會等智庫的領導。如此重要的職務通通由它說了算,建立一套令人信服的培訓與甄選程序,至為重要。 大陸官員培訓標準,不外乎有三大原則:能上能下、用人唯才、基層鍛練。能上能下指的是官員既然可以升遷,做不好當然也可以隨時降級,政績是唯一判準;用人唯才顯示出大陸官員考核逐步以指標量化,基層鍛練則是獲重用官員,都必須有貧困地區的治理經驗,習近平待過河北,前任領導人胡錦濤治理過貴州與西藏,習上台後,在河北與貴州這兩大艱困省分磨練過的官員,都受到重用。 此外,2002年起自哈佛大學等國際名校受訓返國的官員,成為種子,把國外經驗改造成具有中國特色式的培訓,當習近平在首屆中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致詞時,他總共說了41次「不」字,這代表中國已充滿制度自信,官員培訓模式自然也包括在內。 曾經長期領先世界的歐美,在選出民粹主義領導人之後,對國際秩序也是以美國優先的旗號肆意破壞,整個國家處於內部不確定性大增、對外日益孤立的境地。另一個則同時面臨多項危機:民粹主義重新崛起、難民危機、種族危機、英國脫歐。 北京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曾用三句話形容台灣社會:「黨無寧日,官不聊生,人民幸福。」其實,真正官不聊生的是大陸,這批官員成功造就中國成為國際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