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美食認定主觀 餐飲聖經推介 異見不少

工商時報【文╱姚舜】

米其林昨(6)日公布《台北米其林指南》中的「必比登推介」餐廳名單,與香港/澳門版與上海版第一次公布時一樣,此榜單一公開立刻受到美食餐飲業界與食饕的廣泛討論,各種聲音中當然也有「非議」與「批評指教」。

對榜單的「異見」包括:「必比登推介」的精神強調的是「超值」,但有些餐廳的價位在國人心目中並不便宜;有些人認為榜單中有餐廳環境「教人不敢恭維」;更多人討論的是有些餐廳的口味或廚藝似乎「不夠格」。另外,也有餐飲經營者懷疑榜單中的餐廳是「運作」入榜。

美食認定非常主觀,人人都可以各自表述、各抒己見,這是餐飲美食圈的「民主現象」,且在網路時代,「各執一詞猛刷存在感」更是常態、不足為奇;不過,一如米其林從不說明祕探評鑑內容與餐廳摘星或降星原因一樣,對於各種聲音與「異見」,米其林從不會出面說明、解釋。

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美食指南與評鑑,各種美食指南對美食饕客或吃貨而言,都等同一種「宗教信仰」,每種指南都是一個「教派」,信者恆信;對不認同的人,這指南當然也就沒特別意義。其實各種指南都有各自的主張與「教義」,所以才會逐漸累積「信眾」。

在所有的「美食教派」中,《米其林指南》的歷史最久、這本「美食聖經」發行的語文版本也最多,也最國際化,「善男信女」自然也最多。因此,以影響力而言,尤其是「全球影響力」,至今沒有其它美食指南或評鑑可以與之並轡。

事實上,米其林也從不跟其他美食指南或評鑑相比,也從不對外說明餐廳為什麼摘星,也不會接受「登記報名參選」或「自願主動放棄評鑑」的情事,「因為,米其林就是米其林,信或不信,在你;出不出書,在他。」

★ 更多新聞報導

後天下探8度 一張圖秒懂最冷時間點
北農休市菜價崩 新北5折促銷搶瘋了
米其林推薦餐廳 爆冷黑馬是這家
遊花蓮補助限制多 業者加碼
火化爐不足 南送北燒喪家怨

★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馬下鄉看失業部長 暖幫叫賣
什麼!這公司每個月只發6成薪
父女才被目擊逛街 瞬間昏迷命危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