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非核家園的理想與現實...

工商時報【于國欽】 2000年台灣核電的發電量占20%,近年隨著半數核電退出發電行列,此比例去年已降至12%,然而電力的需求終究是會成長的,誰來補足這個電力缺口? 從能源局資料可發現,那就得由燃煤、燃氣電廠來補,我國為了減碳,燃煤發電占比由2009年53.3%降至前年44.8%,令人意外的是,去年又回升至45.4%,為近7年首度,意義頗不尋常。 去年核電廠發的電比前一年少了48億度,很巧,去年燃煤電廠發的電增加了43億度,核能與燃煤皆屬基載電力,核電的缺口自然就得由燃煤電廠來遞補,如此一來,空氣品質怎可能改善?PM2.5濃度又如何降低?地方政府豈有不反彈之理? 依政府規劃,2025年核電廠全面除役,屆時又有317億度電要消失,這部分的電力要由太陽能、風能來遞補嗎?老實講,這類電力並不適合做基載電力,這是個兩難問題,再生能源既不足恃,燃煤電廠有空污,政府只好寄希望於燃氣電廠,然而,燃氣每度電的成本2.18元,比燃煤1.31元高出六成,這個成本要由誰來買單?這依舊是頭痛的問題,日後極可能形成漫天蓋地的民怨。 政府「非核家園」立意雖良善,然而走向非核家園的過程也必須周詳規劃,精密計算,否則國人尚未享受到非核家園的好處,已先承受更糟的空氣、更高的電價及更不穩定的電力。一年來企業已在限電紅燈中步步為營,地方與中央也經常步調不一,隨著接近2025年,這個局面將更趨複雜,蔡政府須未雨綢繆才好。